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ID:38692575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_第1页
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_第2页
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_第3页
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体罚对学生心灵的伤害陆彬目前,学校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一种对学生心灵的体罚,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夸美纽斯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造就人的工场本该是充满阳光的,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一些看似美丽的校园里,时常笼罩着令人窒息的阴霆,那就是教育过程中非人性化现象。这里说的非人性化的现象,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视人为“物”,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对待,而是把学生当做操纵、控制和灌输的对象。因为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中缺乏“人性’的内涵,所以教育过

2、程中会不时出现心灵上的伤害行为。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的“权利”,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预防和制止“心灵伤害”是一个亟待引为重视的问题。一、让“民主、独立”代替“专制、支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为,在学校教师的话就是“圣旨”,不敢违抗。“听话,好好学习才是乖孩子”-4-的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学生根本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们都乐于或习惯于对学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严格控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要学生绝对按教师的话去做。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竟用恐吓来压制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管得服服帖帖,让学生成为温驯、怯懦、听话的

3、“小绵羊”,“照我的话做,因为我是老师。”教师对学生管得过多,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听取学生提出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其基本途径,由于陈旧的课堂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定位为单向的控制关系,而不是双向的交往关系。在单向控制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权威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是知识和说教的接收器,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过程,教学的目标就是知识的容量和难度,教学的手段就是“灌、喂、逼、压”。学生独立思考、参与活动的权利被无情地剥夺了,生机勃勃、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成为僵死的机械流程,师生群体之间多边多重的交

4、互作用——情感和思想的交融,性格的塑造,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荡然无存。过分压抑学生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保守心理、怀疑心理和不稳定感,而且抑制了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者理当率先反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育修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民主、独立”代替“专制、支配”,放飞笼子里的“小鸟”,让他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二、让“尊重、关爱”代替“冷漠、遗弃”在繁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的教师会灵活运用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心理“筹码”。也许“筹码”的大小有别,但它们却都蕴涵着共同的特征:“关怀”而非“冷漠”;“理解”而非“说教”;“尊重”

5、而非“霸道”。-4-一个刚刚步入校门的、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正处于生长发育以及逐步社会化的时期。他们在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中,开始接触人,了解人,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儿童的这种主体自我意识如同温室里的幼苗,是极其脆弱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加倍爱护。然而,无论是教师的讽刺,还是挖苦,起码说明教师还在意这位学生,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冷漠——不理睬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比体罚更严重的对学生心灵的摧残,更意味着教师从思想上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不仅自己放弃他(

6、她)的学生,而且还号召全班同学抛弃地(她)。对学生来说,是何等残酷呀!一个孩子没了自尊心,那他怎么会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关爱,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决不能冷漠、遗弃受教育的孩子。三、让“冷静、理智”代替“贬损、激将”学生犯了错误,体罚并不能维护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而只能加深学生和教师的隔阂,制造学生对教师的对立和仇恨“你怎么这么蠢?”“你天生就这么迟钝的!”“你真让我们丢脸!”……这些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会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阂也就是在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产生了,它会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4-宽容学生,可以

7、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它有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融洽师生关系。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学生一点宽容,绝不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的袒护、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恐惧感中摆脱出来,消除顾虑,解除因犯错误怕挨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压力,从而还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多给学生一份宽容,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尊重和爱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和升华,学生就会主动靠近教师、信任教师,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如果说强大的“硬暴力”摧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