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

ID:38764387

大小:11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蜡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 蜡烛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中心学校李敏【导学目标】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课时计划】1课时,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教法指导: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观看反映“二战”的影视等。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

2、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人们无限遐想。于是

3、,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契(qì)         柯(kē)         地窖(jiào)匍匐(púfú)精疲力竭(jié)永垂不朽(xiǔ)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拂晓:天快亮的时候。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惊扰

4、:惊动扰乱。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3.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50年出版了《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4.背景介绍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

5、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意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扎在希腊的德军“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的局面,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有利条件。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交流点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

6、拉耶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并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学法指导一:【概括主题的方法】1.巧妙抓住文题。2.结合写作背景。3.捕捉关键句。4.分析归纳综合。答题格式:通过记叙/描写/刻画……的故事/景物/形象,表达了/赞美了/表现了/……感情/精神/道理/特点。学法指导二:【细节描写的作用】1.细节描写的特征: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它一般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事物,加以细致的描绘,如电影里的慢镜头。语言生

7、动具有感染力。2.作用:①增强艺术感染力;②突出人物性格;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深化主题。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交流点拨】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3.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点拨】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1.“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

8、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交流点拨】“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