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ID:38898215

大小:41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1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式方程的应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市场营销类解本类问题,其关键是在市场经济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公式:(1)利润=售价-进价;(2)(3)[例1](2004年·江苏省)华联商厦进货员在苏州发现一种应季衬衫,预计能畅销,就用80000元购进所有衬衫,还急需2倍这种衬衫,经人介绍又在上海用176000元购进所需衬衫,只是单价比苏州贵4元.商厦按每件58元销售.销路很好,最后剩下的150件按八折销售,很快售完.问这笔生意商厦赢利多少元?[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确定进价、售价、利润之间的关系,以及购进衬衫的数量.为了理清各地进衬衫的情况,可列下表帮助我们,最后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求解并检

2、验.解:设从苏州购进x件衬衫,这笔生意赢利y元.根据题意,得解方程①得x=2000.经检验x=2000是原方程①的根.将x=2000代入方程②得y=90260.故这笔生意赢利90260元.[说明]解本例这类市场经济问题,应弄清售价、进价,再分析其利润、数量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将“打折”、“降价”弄清楚,为了方便起见,要像本例解答这样,采用“列表”,这一点对正确解答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有很大益处.可借鉴.2.行程问题(1)解这类试题,其关键要运用3个基本公式:(2)解行程问题一般思路①利用示意图;②仔细审题,分清已知,未知;③分析条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

3、系;④依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⑤注意解题格式.[例2]为了方便广大游客到昆明参加游览“世博会”,铁道部门临时增开了一列南宁—昆明的直达快车.已知南宁一昆明两地相距828km,一列普通列车与一列直达快车都由南宁开往昆明,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快车平均速度的1.5倍.直达快车比普通快车晚出发2小时,比普通快车早4h到达昆明.求两车的平均速度.[分析]这是追及问题.如图所示.设普通快车出发2小时到达A处.直达快车到达昆明时,普通快车到达B处.若普通快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xkm,则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1.5xkm,A、B两地距离为(828-6x)km

4、根据题意,普通快车由A处到B处所用时间与直达快车由南宁到达昆明所用时间相等,可列出方程.解:设普通快车的速度为xkm/h,则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1.5xkm/h.依题意,得解得x=46.经检验,x=46是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x=46,1.5x=69.答:普通快车的平均速度为46km/h,直达快车的平均速度为69km/h.[说明]列分式方程解行程问题(包括航海和航天问题)一定要弄清时间、路程、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当然,找相等关系列方程仍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3.工程问题此类问题,一定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若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时,应把工作或工

5、程总量当“1”;(2)效率=工作量/时间(3)两人合作完成同一工程的时间绝不等于两人的时间之和.[例3]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乙工程队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1)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2)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3)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分析]设工程预期x天完工,则甲单独做工天完工,乙单独做x+5天完工.甲的工作效率

6、是,乙的工作效率是,若甲、乙合作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则甲做了4天,乙做了x天完工,故由此可列方程,求出x后再比较工程款.解:设该工程预期x天完工,则甲单独完工需x天,乙单独完工需x+5天,把方程两边都乘以根据题意,得得经检验x=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不能耽误工期,∴可按方案(1),(3)施工.∵甲队单独完成该工程需20×1.5=30(万元);甲、乙合作完成该工程需1.1×20+1.5×4=28(万元).∴甲、乙合作完成该工程最省工程款.答:在不耽误工期的情况下,甲、乙按方案(3)施工最节省工程款.[说明]“招标”包揽工程是近

7、几年来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处理这种问题时,要全面考虑、统畴兼顾.既要考虑时间,又要考虑费用,只有这样,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方案。4.百分比浓度问题这类问题应把握以下四个等量关系:(1)溶质质量(体积)=溶液质量(体积)×浓度(2)溶液质量(体积)=溶质质量(体积)+溶剂质量(体积)(3)混合时关系:混合前溶质(溶剂)质量(体积)和=混合后溶质(溶剂)质量(体积).(4)稀释或浓缩时关系:加溶剂,溶质质量(体积)不变;加溶质,溶剂质量(体积)不变,蒸发溶济,溶质质量(体积)不变.[例4](2002·重庆)实际测试表明,1kg重的干衣物用水洗涤后拧干,湿重为

8、2kg.今用浓度为1%的洗衣粉溶液洗涤0.5kg干衣物,然后用总量为20kg的清水分两次漂洗.假设在洗涤和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