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

ID:38979689

大小:62.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_第1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_第2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_第3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技能目标(1)要求能体会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科学家的实验思路,理解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能力;3.情感目标(1)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

2、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引导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疑导入: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儿会打洞,这体现了遗传,亲代与子代的性状往往很相似,生物的性状又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又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那到底谁是遗传物质呢?今天我们随着科学家的脚步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温习旧知识并思考引起学生的探寻兴趣一.对遗传物质的早

3、期推断问:20世纪20年代,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对DNA的了解怎么样?学生阅读书本并思考回答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的历史背景,同时理解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过渡问:有实验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吗?是哪位科学家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提出挑战?思考回答通过这一反问将同学们的思维引入到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上4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斯的实验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首先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肺炎双

4、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请看这个著名的经典实验:  多媒体展示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了解R型菌和S型菌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两种细菌的了解。多媒体展示格里菲斯实验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1.A、B、C组实验说明了什么?2.D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1.说明只有S型活细菌才会导致小鼠死亡2.说明R型活菌与S型菌混合后,转化为S型菌,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则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了解两种肺炎双球菌观看视频,并思考实验结果,并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格里菲斯实验的声音视频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过渡设疑:格里菲斯的实验能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吗?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呢?思考通过设疑自然引入到艾弗里的实验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艾弗里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在格里菲斯的基础上做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问: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关键思路是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多媒体动画

6、展示艾弗里的实验过程,并让同学们思考:1.A、B组实验说明什么?2.C组实验说明什么?引导学生回答:1.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反过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没有转化能力观看视频、思考、回答利用问题驱动学生自己探究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过渡设疑:艾弗里4的实验的局限性在哪里?(提取的DNA里面含有0.02%的蛋白质)通过这一问题引入:1952年,蔡斯和赫尔希做了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自然引入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7、多媒体动画介绍噬菌体的特点及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1.噬菌体的特点: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由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S只存在蛋白质中,99%的P存在于DNA中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 注入 合成组装 释放问:1.当初科学家怎么知道噬菌体注入到细菌内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呢?采用了什么技术手段?2.分别用什么元素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呢?3.如何使噬菌体被标记?引导学生回答:1.蔡斯和赫尔希当时采用了同位素标技术2.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3首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

8、后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就可以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多媒体动画展示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并让学生思考:1.实验过程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什么?2.离心后上清液主要含什么?沉淀物中主要含什么?3.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而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这一结果说明什么?4.细菌中的子代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而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结果说明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