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ID:39007694

大小:13.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想:1.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课文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2.本课教学用1.5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指导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是对知识的拓展与迁移。3.主要教法:互动式教学法。4.创新训练:把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的解说。一、导语激趣,引入课题。

2、1.课间播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教师:同学们,刚才那首歌,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苏轼的这首词,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兄弟间的浓浓情意之外,也勾起了我们对月亮的想象。其实我们人类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产生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就直接代表了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当然,嫦娥奔月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并没有奔上月亮,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今天,我们先看一个短片,简单了解一下人类对月球探索的历程。二、词语积累:1.在同桌

3、的词语抄写本上写出自己认为要掌握的词语,并设计成小测题,同桌互测互改。2.建议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①畅谈:尽情地谈。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四、学法指导(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1.写什么?――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2.怎么写:――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既然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写的,那么请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教师提供时间线索,指名复述,要求其他同学不看书填表。)时间与事情的进展:1969年

4、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21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3.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明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②升空(5一9)检

5、查、点火、升空、飞行③登月(10—14)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④返回(15一18)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4.根据这些时间的变化,画一张人类首次登月全过程的示意图,并作简要解说。5.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四、延伸拓展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②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

6、水,一片荒凉死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五、想象: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②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六、小结。1.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七、作业: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月球的奥秘(举行知识比赛)利用一

7、节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宇宙探索》《自然与科技》《科学24小时》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