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课件

《社会保障学》课件

ID:39020312

大小:329.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23

《社会保障学》课件_第1页
《社会保障学》课件_第2页
《社会保障学》课件_第3页
《社会保障学》课件_第4页
《社会保障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社会保障学科性质1社会保障与经济学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经济学着力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在生产和消费时的分配问题。而在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庇古、凯恩斯这样一些声名卓著的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作出理论贡献。三、社会保障学科性质2社会保障与社会学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保障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柏拉图的《理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

2、视为社会保障的理论源泉。三、社会保障学科性质3社会保障与政治学政治在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保障事关政治稳定与政治目标,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三、社会保障学科性质4社会保障的交叉学科性质社会保障从基金筹集到支付的过程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经济学社会保障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是国家通过法律实施的社会政策---政治学社会保障的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与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社会学社会保障关系只能由

3、独立的法律部门来调整和规范---法学社会保障需要运用到统计学、管理学及保险学等技术。四、社会保障的内容5保障项目比较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保障对象薪金收入者、其他劳动者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全体公民资金来源个人、企业缴纳为主、政府补贴为辅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财政拨款、企业利润分成、社会自筹、捐赠保障水平基本生活水平最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给付标准被保险人原有收入水平、缴费额的大小根据资产调查情况以平均分配为主经办主体政府专设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政府、社会组织、基层单位、行业主管机构保障手段提供津贴为主、相关服务为辅资金、物资并重以提供相关

4、服务和设施为主,货币为辅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20世纪70年代)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20世纪80年代---现在)三、社会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6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超越家庭保障的生活风险保障机制源远流长,古代社会的救灾、济贫、抚恤孤寡等措施是现代社保制度的直接源流。济贫制度出现前主要是慈善事业承担了一些社会保障的职能:宗教慈善事业管办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7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救助“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

5、七曰通穷;八曰赈困;九曰接绝。”常平仓制度。西汉宣帝时,大司农中垂耿昌奏请在边郡设立常平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机构救助。悲田养病坊、悲田院、养病院、福田院、安济坊、普济院、惠民药局。以工代赈。“(流民)可归业者,计日并给遣归;无可归者,或赋以闲田,或听隶军籍,或募少壮兴修工役。”(《宋史·食货志》8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主要特点:♦非国家立法实施,♦临时性、非固定性的措施,♦将救助视为恩赐行为,♦救助有限。9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1.社会保障制度萌芽(17世纪初—19世

6、纪80年代):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2.社会保障产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以社会保险为主要特征▲3.社会保障制度形成(20世纪30年代):社会保障法出台▲4.社会保障制度成熟(20世纪40-70年代):福利国家形成▲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20世纪80年代---现在)10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保障制度萌芽(17世纪初—19世纪80年代):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英国背景:原始工业化(圈地运动)---乞丐和流浪汉---1601年《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主要目标:解决贫穷问题和为工

7、业化服务11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能力劳动的人提供劳动场所;►资助老人、盲人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他们建立收容场所;►组织穷人和孩子学艺;►从富裕地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12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济贫法》最具代表性的措施是建立“贫民习艺所”,强迫贫民劳动,以杜绝流浪现象。《济贫法》尽管有其局限性,但它却是政府通过立法对每个人强制征收济贫税来救济贫民的第一次行动,它表明贫民有权利向国家和其他更富有的邻居请求帮助。从这个意义来看,《济贫法》埋下了未来社会保障的种子。13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新《济

8、贫法》(1834)主要内容:停止向济贫院以外的穷人发放救济金,只把征自富有者的救济金用于院内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