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

ID:39114467

大小:17.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1配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2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配方法(2)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说明1、课题及学情分析《配方法》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配方法”是学生接触到的的第二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它是以直接开方法为基础的一次深入探究,是由特殊到一般的一个拓展过程,又对继续学习后面的公式法有着指导和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运算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意识。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好胜

2、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九年级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借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配方法的定义,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目标:提高自学能力、归纳能力、交流能力,增强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间交流、

3、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 同时提高小组合作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重点: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熟练进行配方.3、适用微课的理由解方程本身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而且在七、八年级已经有了解方程的经验,但对于降次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归纳和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明确的体现本课重点内容,使学生清楚解题步骤,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4、整体设计思路课前学生预习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并学习微课视频————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上先复习上节课

4、所学知识,接着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并提出什么是配方法,类比直接开平方法,归纳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更深层次的完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最后归纳小结,当堂检测,再一次体验配方,加深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5、教学流程图课前学习微课课前复习,引入新课自学成果展示,引出新知例题精析,再次完善步骤小结归纳,当堂小测作业布置二、微课设计1、微课设计思路通过知识回顾,将可直接开平方的方程换成不能直接开平方的方程,让学生理解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即移项、化1

5、、配项、成方、求解;通过例题的学习,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微课图示特殊方程的解法一般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根的情况三、课堂核心活动1、课前提问,复习旧知设计意图:课前提问上节课所学知识,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入新课。活动实录:提问上节课知识点,及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生:口头回答知识点及解题过程。师:评价,引入新课。2、自学成果展示,引出新知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微课自学情况,培养学生探究合作意识。课堂实录:学生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派代表到前台展示师:点评,引导学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新知----配方

6、法。3、例题精析设计意图:完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同时加深对配方法的理解。师:出示不同类型的方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生:到黑板板演。师:评价,引导归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4、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加强知识的记忆。生:总结归纳。师:评价、补充。5、当堂小测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分组比赛做题,组内批阅师:巡视批阅,最后总结。6、作业布置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既巩固本节主要内容,又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和提升的空间。思考题为后面深入研究配方法,完善对配方法的认识以

7、及为下节课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做准备。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时间达到了30分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这样使得老师可以更恰当适时地进行点评。在学习小组讨论、展示之时,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并对学习小组合作、质疑、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

8、,使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更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