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ID:39116371

大小:15.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江苏泰州实验学校李春莲一、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姥姥很不普通,她有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大家赞不绝口;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间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姥姥也很普通,每天烧饭、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化不开的亲情。1、姥姥的形象初读课文,姥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剪纸技艺高超,与外孙的感情十分深厚。深读课文发现,姥姥虽是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村老人,但她

2、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爱的“艺术家”。因为心中有爱,姥姥待人热情,心地善良,有求必应,给乡亲们剪纸,需要什么就剪什么,不知不觉中美化了乡村人的生活,她是美的使者;因为心中有爱,她给自己的外孙剪纸,剪老牛、剪兔子,用剪纸拴住了调皮外孙的心,没有打,没有骂,不知不觉中让“我”在剪纸艺术的熏陶中逐渐长大,她是爱的化身。2、姥姥与剪纸剪纸在姥姥眼里并不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只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文中对剪纸作品的描述实际上是表现了姥姥的精神世界。姥姥不会骄傲于自己的剪纸绝活,因为姥姥与剪纸已融为一体。3、课文线索本文有两条线索,“剪纸”是一

3、条明线,贯穿于课文始终;“我”在剪纸生活中的成长是一条暗线,“从小→从那时候起→上学了越走越远”,“我”对剪纸越来越喜欢,对姥姥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课文中“我”的视角也一直贯穿课文始终。二、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带来的美好生活;2、感受“我”在姥姥剪纸生活中的有声有色,并与姥姥缔结的深厚情感;3、从姥姥的剪纸中学习“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练习,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4、从“我”和“姥姥”的浓浓亲情里学会感恩亲人,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给乡亲们和“我”带来的美好生活,体会祖孙间浓浓

4、的亲情。难点:从姥姥身上学习人生的大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关心亲人。四、教法与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自学做批注写感想、同桌合作探究等几种方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辅以多媒体课件,通过欣赏图片、播放音乐等帮助学生建立情境,便于感悟。五、教学主要流程1、回忆亲人,同题类比,导入新课。2、品读1~6自然段,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品味姥姥的热情善良,心灵手巧。3、品读7~13自然段,感受“我”在姥姥剪纸生活中的有声有色,品味“我”和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4、回顾全文,升华认识:明白“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练习,更来自于

5、对生活的热爱;学会感恩,做一个有大爱的人。5、布置课后作业。六、具体教学过程1、第一环节:回忆画面,导入新课①同学们,你最爱的一个亲人是谁?回忆一下,说说他(她)让你最难忘的一个画面。(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注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②你们的回忆真让人感动!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姥姥生活的世界。【这样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实际出发,便于身心入境,引起共鸣。】2、第二环节:品读1~6自然段,感受高超技艺,品味“心灵手巧”①出示自学要求:默读1~6自然段,勾画、做批注,把你读到的体会写在相应的文字旁边。②学生自学。③交流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

6、学生围绕“神了!”这个词,抓住以下四个细节展开品读:⑴姥姥剪纸用具的简单(剪刀、彩纸);⑵剪纸动作的利落(“翻来折去”);⑶人们对剪纸作品的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⑷“我”对姥姥的刁难(蒙眼剪“喜鹊登枝”)在品读细节时,适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④说说这一部分,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情善良、心灵手巧)【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品读细节让学生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一句话的理解则放到最后的环节中,因为这句话从姥姥的角度来看,并非只包含坚持刻苦练习的单一含义。】3、第

7、三环节:品读7~13自然段,感受“我”“有声有色”的生活,品味浓浓亲情。①听读7~13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7~12自然段,师则范读第13自然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大屏幕循环播放姥姥剪的“牛兔图”以及姥姥剪纸的专心模样。(配乐)②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刚才听读的感受。适时点评学生发言,引入到“亲情”的主题。③抓住关键字品读。出示自学要求:这一段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我”和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找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确定后再默读课文,把你的感想写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可以写你仿佛看到的画面,可以写你想到的事情,也可以写写姥姥和“我”的欢声笑语……④学生自学。自学过程中播

8、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大屏幕展示姥姥剪的牛兔图。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