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ID:8673565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4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姥姥的剪纸【课时】第二课时【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12课就是《姥姥的剪纸》。这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这篇教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又让学生感受是如何写的。也就是不仅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体会到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一

2、些表达的技巧,从中学会学到必需的一些写作方法,真正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思路】本节课从欣赏姥姥的剪纸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并调动他们积累丰富的表示剪纸技艺高超的成语。紧接着第二块呢就是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1—6段,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随后第三块的教学就是从姥姥对我爱的的一些细节中引入学习课文7—12段,感受浓浓的祖孙情,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块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拿出笔来,描绘作者与姥姥在一起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升华学生的情感!随文学习中还要不露痕迹地点出课文表达的一些技巧。【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

3、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学生能感受文中一些表达的技巧。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一起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想欣赏姥姥的剪纸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一些剪纸)3、欣赏完这些剪纸,

4、你能在横线上填一个成语来表达你内心的赞美吗?显示:姥姥的剪纸真是                   啊!(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二、学习课文1—6段,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1、过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课文中却没有用上我们说的这些成语,作者是怎么写的呢?2、现在就请你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出示: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读后交流:(三处)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A这

5、段话中,你最关注哪个词?(“无所不能”)怎么理解?(没有什么不能剪的?都能剪什么?用什么来剪的?(两个“普普通通”显红色。)B小结:这句话作者是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A姥姥剪的母鸡真的能下蛋吗?这是什么写法,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B你能扮演乡亲们,由衷地赞叹一下姥姥的剪纸技艺吗?学生读。C这是通过乡亲们的语言从侧面夸赞姥姥剪的动物,其实姥姥是无所不能的,你能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6、  ,剪个         ,剪个         。)(学生讨论,互相夸夸。)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术高超。)(“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通过对姥姥剪窗花动作的描写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B想欣赏姥姥摸着剪的“喜鹊登枝”吗?梅枝与喜鹊的形象怎样?(生动逼真)大小疏密呢?(无可

7、挑剔)。让我们一起来发自内心的赞叹一下。显示: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姥姥如此高超的技艺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是怎么练就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来回答。显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自己文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总剪”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有准头”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写出姥姥总在剪呢?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A从这六个“剪”你读出了什么?B、正因为姥姥长年累月地剪,坚持不懈地练,所以姥姥的手都有准头了。“有准头”是什么意思?(有分寸,有把握)从第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