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

ID:39272224

大小:2.06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6-29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_第1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_第2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_第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_第4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侵袭性真菌感染及药物治疗定  义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OR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定  义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系指真菌侵人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了解真菌自然界中真菌超过100000种绝大多数不致病少对人类有益(工业、农业、医药、日常生活等)致病者约300种,其中仅少数为常见致病菌看似花容月貌,实则夺命杀手!各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破坏性Paganoetal.Haematol

2、ogica2006;91:1068-1075病例数曲霉菌接合菌镰刀霉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010020030040042%61%53%33%50%29%病例数死亡率把握治疗时机十分重要治疗及时与否对预后关系极大。有文献报告,对深部曲菌感染,早期抗真菌治疗,存活率达60%,病程10天以上才治疗,病死率90%,治疗严重滞后,病死率100%。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学说真菌的分类粘菌门鞭毛菌亚门真菌界担子菌亚门真菌门半知菌亚门*(如酵母、隐球菌属、念珠属)子囊菌亚门*(如青霉、曲霉)结合菌亚门*(如毛霉科)真菌界-真菌门-半知菌亚门-芽孢

3、菌纲-隐球酵母目-隐球酵母科-念珠菌属-白念珠菌有关真菌和真菌感染的若干概念1、真菌(fungus,fungi)是一种真核微生物,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属于独立的真菌界。2、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无叶绿素,无根、茎、叶之分。3、以吸收为营养方式。4、真菌的形态结构为菌丝及孢子。5、具有有性和无性繁殖。6、细胞壁含几丁质(chitin)和葡聚糖(glucan)真菌分类——按培养形态霉菌(mold)——组织内、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如曲霉属、毛霉属酵母菌(yeasts)——以芽殖为主,多数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在组织和培养基内均为芽生

4、孢子,一般无菌丝。如念珠菌(假丝酵母)属、隐球菌属、球拟酵母属、丝孢酵母属双相型真菌(dimorphicfungus)——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真菌的分类——按致病性病原性真菌(地方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巴西芽生菌)、孢子丝菌、足癣菌。地域分布:组织胞浆菌病—美国中部及非洲,副球孢子菌病—限于拉丁美州。致病性强,此类真菌在正常人体内部不存在,一旦侵入机体,即可致病,我国少见。条件致病性真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致病。曲霉、念珠菌、毛霉(接合菌)、隐球菌等。

5、无明显地域分布。真菌分类——临床习惯真菌霉菌双相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球孢子菌曲霉镰刀菌结合菌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土曲霉毛霉菌IFI的主要致病菌感染 的流行病学趋势条件致病性真菌以念珠菌为主,约占91.4%。其次为曲霉菌(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焦曲霉与土曲霉较少见),约占5.9%。隐球菌,毛霉菌较少。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多约占40%~60%。其他念珠菌(热带、光滑、近平滑念珠菌)所占份额在上升。IFI中各种

6、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念珠菌一、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Saccharomycesalbicans)白假丝酵母菌(Saccharomycesalbicans)亦称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为假丝酵母菌属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皮肤、黏膜和深部组织器官的内源性感染。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假菌丝致病性(条件致病)白假丝酵母菌皮肤、口腔、肠道和阴道正常寄居菌菌群失调免疫力降低皮肤粘膜感染:鹅口疮、口角炎、外

7、阴炎等内脏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食管炎、肠炎、膀胱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鹅口疮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念珠菌血症:38℃以上高热(发生率75%),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播散性念珠菌病:持续发热,肌肉疼痛,肾功能障碍和心衰等,CT扫描可见实质脏器的真菌性损害预后:一旦发生念珠菌血症,死亡率达60~80%二、新型隐球菌 (CuyitococcusNeofonmans)新型隐球菌广泛存于自然界。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传染源是鸽子主要引起肺和脑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隐球菌形态临床特征临床表现:隐球菌性

8、脑膜炎:慢性起病,主要症为发热和不同程度头痛,及颅内压升高症状。肺隐球菌病:症状不明显,X光检查可发现单个或多个结节,易误诊为肺癌和肺结核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可有发热,胸痛,咳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