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

ID:39415948

大小:2.60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7-02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_第1页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_第2页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_第3页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_第4页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的结构、功能及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道德概述第二节道德的结构、功能和作用例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撒谎和说真话的认识对权威的认识(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研究方法:对偶故事研究结果:效果论动机论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拿着他父亲的钢笔玩。后来,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B一个叫奥古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一天,他想帮爸爸把墨水瓶灌满,这样他爸爸回来就可以用了。但在打开即将

2、空了的瓶子时,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7岁女孩的谈话记录:问:哪一个坏些?答:弄一大块墨水污点在桌布上的那个孩子。问:为什么?答:因为污点大。问:为什么他弄脏了一大块?答:因为要帮助别人。问:为什么另外一个孩子弄脏了一小块?答:因为他常常摸摸东西,他弄脏了一小块。问:那么他们两个人谁坏些?答:弄脏了一大块的那个孩子。第一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0-3岁)集中于自我时期: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

3、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第四,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认为规则和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和改变;根据结果和行为动机判断行为;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较高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较现实地判断他人;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⒈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儿童不再刻板

4、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皮亚杰: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道德认识不成熟的原因自我中心实在论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同伴交往促进认知发展例2: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皮氏的共同点:1、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2、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3、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两难故事法欧洲有一个妇女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诊断后认为,只有本城药剂师最新发明的新药—镭能救她的病。这个药的成本约40

5、0美元,但是药剂师要价是成本的10倍。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多方求援,请求把药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账,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因此走投无路,竟铤而走险,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撬开了药剂师经营的药店,为妻子偷走了药。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么?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性命是否很重要?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仔细回忆故事中的情景,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什么?为什么?研究方法:两难推理故事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

6、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研究结果: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阶段理论一、道德的结构 之一道德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关系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人与人人与自然道德信念道德习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人与自身(一)道德意识⒈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道德认识的形成既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也受自身认识水平,成熟程度,知识基础等内部因

7、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教育家就非常重视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和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理性化过程,即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儿童最初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概念是与具体的道德现象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评价能力是指应用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等进行评价的能力。道德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纪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已”从“片面”到“全面”道德信念确立:个体的道德信念是在社会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