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诗词名句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

ID:39487431

大小:20.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4

上传者:无敌小子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_第1页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_第2页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_第3页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_第4页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赏析诗词名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赏析诗词名句所谓名句,往往是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给人启发的经典诗句。虽然经过时代的洗濯和沉淀,但至今依然广被传诵,散发着怡人的光芒。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因为它在表现手法上比较有特色:有的是写景方法独特;有的是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有的用词典雅,形象鲜明;有的是富有哲理,揭示一般规律,给人以启迪;有的是感情浓重,意蕴悠远,感人至深等。所以对于名句的鉴赏,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分析: 一、 分析名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并且要重点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  1、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借清风明月传达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2、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句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出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这是写景咏雪的名句。作者用春景来写冬景,用春花来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写出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语出李商隐的《无题》。这是抒写爱情的名句。作者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写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可谓肺腑之言。它给人的启示是,对爱如此执着,对事业、理想的追求也应如此。二、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和“入”用拟人手法把江上景物当人写,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 三、 分析名句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动写静(或以声衬静)、运用典故等。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的愿望。3、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写作手法: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愿,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4、 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一洗过去送别诗那种悲苦缠绵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三、 分析名句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分析是要先从字面入手,重点放在由此推出的一般规律,体会它给人深刻的思考和启示。1.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旁边,有千船竞发;病树前头,看万木争春。诗句借景寓理,蕴含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语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人们,只有志存高远,胸襟旷达,才不会为私心杂念所困,追求功名利禄所累。置身于崇高的境界当中,心灵才能得以纯洁而美好。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出朱熹《观书有感》。诗句借喻寓理。启发人们:人要达到心灵纯洁,心海澄明,就得认真读书,不断补充新知。诗人以自己的读书感悟通过比喻予以表达,寓意鲜明而又深刻。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语出王湾的《次山固山下》。诗句写景寓理。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冉冉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的景物已呈露出春意。读着这样对仗工整的诗句,不禁使人明白,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离不开原有的旧事物,一个旧事物行将结束之时,一个新的事物便已孕育其中了。新旧事物就是这样交替更换着,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决心和勇气。它启示人们要不 断追求,努力攀登人生的顶峰,人生就会有更壮阔的境界。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词借自然现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万事难全,我们应该用豁达的心胸对待,不能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四、从内容上分析,先把诗句翻译一下,然后说一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为送别的名句。离别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但作为知己好友,尽管彼此分开,但是心与心的距离并未拉开,依然心心相“近”。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正因为这两句诗寓意深刻,不仅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的写照,而且被后人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离愁别恨的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作业1、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从写法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你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是什么?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什么广为传颂?6、请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7、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9、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用得十分传神,说说它们的妙处)10、结合全诗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1、“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1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3、试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14、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答案:1、本句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抒发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这两句话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乱花”对“浅草”,“渐欲”对“才能”,“迷”对“没”,“人眼”对“马蹄”,准确地描绘了早春花草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诗人因为感悟时事,见到鲜花也落泪;恼恨离别,听到鸟鸣也伤心。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景抒情。4、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情感慷慨激昂,乐观向上。5、因为,这两句话诗写出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所以广为传颂。6、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时光匆匆不可待,而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让人对未来产生美好的遐想。7、这两句话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不但慰勉了友人,表达了真挚情感,而且一反过去送别诗忧伤的情调,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之情。8、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落去”对“燕归来”,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表达了词人赏春惜时的感情。9、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一个“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凉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10、运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气势磅礴地勾勒出奇特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送别安排了典型的环境。11、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12、诗人借“东风”,对赤壁之战加以评述,又虚构了一个带有传奇性的结尾。不仅表现出了诗人非凡的见识,而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13、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情感,形象生动,贴切感人。14、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情,阐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困难吓倒的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 作业1、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从写法的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你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是什么?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什么广为传颂?6、请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7、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用得十分传神,说说它们的妙处)10、结合全诗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1、“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1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3、试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14、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