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

ID:39681380

大小:212.0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09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_第1页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_第2页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_第3页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_第4页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紊乱给予抗生素等化学试剂治疗感染性疾病,约有0.5%-4%的患者会发生腹泻,尤以口服抗生素病例多见。这种腹泻多属轻症,有时不为患者感知,一旦停止使用这类抗生素试剂,腹泻数日后自行中止。这类病人症状、体征轻,甚至经结肠内窥镜检查也无所发现。这类病人被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年代随着新抗菌素广泛用于临床,对厌氧菌的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发现约2%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和伪膜性肠炎,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达10%-30%。其主要原因菌是难辨梭菌,而这些“原因菌”是肠道菌群成员之一,属于过路菌,在正常微生物系中被限制生长繁殖,因

2、其数量少,加上产毒低,一般不足以致病,只有大量增殖并产毒后才致病。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约2%-3%发生二重感染,一般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用药20天内发生。二重感染的原因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加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病死率高达45%。发病机理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症的发生与宿主易感因素,抗生素长期使用导致宿主菌群失调,以及优势种群更替,原因菌的大量增殖和毒素的产生等密切相关。(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和老年体弱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2、患者有原发病如严重肝、肾疾病、糖尿病,尤其是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又经放、化疗治疗,或者经手术治疗发病率几乎增加2~5倍;3、此

3、外,抗癌药物如口服氟脲嘧啶、氨甲蝶呤和阿糖胞苷等也能诱发。(二)抗生素和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的菌群失调与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均有密切相关。抗生素联合用药种类越多,相关的菌群紊乱症发病率也越高。肠道正常菌群种类达400多种,每克粪标本活菌数达数千亿个,肠道正常菌群中原籍菌和过路菌(大多数为兼性的条件致病菌)之间,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生物环境),肠道菌群与环境之间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物平衡体系之中。正常菌群对宿主的有利作用:①具有定植抵抗力,维护微生态平衡;②其细胞成分和代射产物(内毒素)能激发机体防御机制的发育;③正常菌群和致病菌

4、有共同抗原性,可以增强宿主对致病菌的免疫水平;④其在肠道合成Vit、抗生素、细菌素,可以排出多种细菌。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在抑杀致病菌的同时也抑杀了大量肠道生理性细菌尤其是原籍菌,使机体定植抗力下降,使肠道、呼吸道等部位原处于劣势的过路菌大量增殖,以及外来细菌乘虚而入,这种菌群交替现象也是造成相关菌群紊乱症的主要原因。(三)原因菌在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症中被检及的优势种群都称为原因菌。如在伪膜性肠炎标本中检及的难辨梭菌,能同时产生A、B两种外毒素。毒素A有强大肠毒性,能致动物死亡,称为肠毒素,它能促进炎症反应,活化肠上皮细胞腺苷酸环化酶,使肠

5、粘膜大量分泌而产生伪膜性肠炎的系列症状;B毒素主要使培养细胞变圆、发亮、纤维蛋白丢失,使细胞崩溃、细胞悬浮而死亡被称细胞毒素。临床特征(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临床特征4~6周内有使用抗生素治疗史,出现过轻度腹泻、腹部不适,或有便秘出现。2、病理改变肠粘膜有轻度充血、水肿或一过性炎症,结肠内窥镜检查常无所发现。3、处理建议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停用抗生素后可自行恢复。相对较重症状者,可使用丽珠肠乐、金双歧片、培菲康片或威特四联活菌片,每日3次,每次2~3片,7~15天1疗程,一般服药1~2次可见效。(二)抗生素相关性肠炎1、抗生素治疗史2~4周内有使用

6、抗生素患者,病史中常合并癌症或经手术较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的肿瘤患者。2、临床特征腹泻以水泻为主或软便不成形,每天3次以上,有两天以上的腹泻;一般使用灭滴灵或万古霉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3、病理改变结肠内窥镜可见结肠或直肠有充血、水肿和不同程度、大小不等的炎症区域。4、处理建议出现症状者应立即停用抗生素,注意补充水、电解质等一般支持疗法,以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按中等菌群紊乱(失调)使用微生态制剂。中重度病人,除停药、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一般支持疗法外,可试用微生态制剂。首先使用促菌生或整肠生,每日3~4次,每次2~4片。

7、尔后补充金双歧片、丽珠肠乐或培菲康片,每次2~3片,每日3次。对于重症,可选用灭滴灵、万古霉素、杆菌肽或消胆胺等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或出现复发者,如用微生态制剂,一般选威特四联活菌片每日3~4次,每次2~4片。(三)伪膜性肠炎1、抗生素治疗史2~4周内有使用。2、流行病学难辨梭菌作为肠道过路菌而普遍存在,一般无症状带菌者居多。一般认为最近服用抗生素者,约25%为无症状带菌者。难辨梭菌带有芽孢,抵抗力强,既可通过粪标本污染环境,也可通过医院用具(如听诊器、针筒、温度计、被、枕、衣、褥等)传播,因此难辨梭菌的流行环节较难控制,是较易发生的医源性疾病

8、之一。极易引起较难控制的院内感染症。3、临床特征轻症患者,多在用药或停药(抗生素)发生,稀软便或水样便,1日数次。中重症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