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概论》PPT课件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

ID:39683292

大小:545.6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09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_第1页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_第2页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_第3页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_第4页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谱法概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章色谱法概论AnIntroductiontoChromatography(chromatography)色彩图谱1色谱法起源色谱法历程色谱法分类色谱过程常用术语2第1节起源、历程与分类一、起源1903年: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及其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提出了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迈克尔·茨维特(MichaelTswett)提出色谱法(Chromatography)概念——"色谱学之父"3碳酸钙粉末(固定相)色素混合液石油醚(流动相)色谱柱色带色谱色:颜色谱:图谱1906年,Tsweet发明的色谱法4色素分离示意图51906年迈克尔·茨维特提出

2、色谱法1931年库恩奥地利化学家胡萝卜素分离1930s离子交换色谱建立1940s分配色谱创立,平板色谱法1952年气相色谱法建立(GC)1968年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HPLC)1980s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1990s毛细管电泳法(CE)1990s末毛细管电色谱法二、历程6液-固色谱(吸附色谱)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瑞典科学家Tiselius和Claesson的努力,他们创立了液相色谱的迎头法和顶替法。Tiselius,A.W.K.1948年Nobel化学奖7Martin,A.J.P.Synge,R.L.M.1952年Nobel化学奖英国科学家Martin和Synge创立了

3、分配色谱1941年,Martin和Synge采用水分饱和的硅胶为固定相,以含有乙醇的氯仿为流动相分离乙酰基氨基酸,并在这一工作论文中预言了用气体代替液体作为流动相来分离化合物的可能性。8色谱学的重要作用时间:色谱法是过去、现今、将来分析化学领域最为活跃、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空间:深入到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9定义: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对组分进行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的分析方法实质:分离目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10固定相——除了固体,还可以是液体流动相——液体或气体色谱柱——各种材质和尺寸被分离组分——不再仅局限于有色物质11考古学人类学和法医学色谱法化学学

4、科的所有分支天体物理、天文和生物物理医学、临床化学药物化学、药学毒物学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海洋科学农业、动物科学农作物科学、食品科学、园艺学和土壤科学材料科学、冶金学和高分子科学等学科121.按流动相与固定相的状态分:流动相固定相类型液相色谱液体固体液-固色谱液体液体液-液色谱气体固体气-固色谱气体液体气-液色谱气相色谱三、分类132.按分离机制分类:吸附色谱:利用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分配色谱:利用分配系数的不同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空间排阻色谱:利用排阻作用力的不同键合相色谱法:

5、毛细管电泳法和毛细管电色谱法:利用电细管和电的性质相结合而建立毛细管电泳的分离143.按操作形式:平面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薄膜色谱柱色谱填充柱色谱毛细管柱色谱柱色谱法Columnchromatography平面色谱法planechromatographypaperchromatographythinlayerchromatographythinfilmchromatography154.按使用目的分类分析用色谱仪制备用色谱仪流程色谱仪16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广义的毛细管电泳法柱色谱法经典液相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平板色谱法(TLC、PC)色谱

6、法简单分类毛细管柱色谱法填充柱色谱法17一、色谱过程第2节色谱过程与术语●分离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平衡过程●组分的分配系数不等,移动的速率不等●形成差速迁移而被分离吸附色谱: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多次洗脱→差速迁移→分离181920二、色谱图色谱图:由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或流动相流出体积作图得到的曲线t信号重要信息:峰数:组分个数峰位:保留时间,定性峰强:峰面积,峰高,定量峰间距:分离度21三、常用术语基线:仅有流动相通过检测器时的响应信号噪音:各种未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基线起伏漂移(drift):基线随时间向一个方向的缓慢变化22色谱峰:监测器信号随时间变化而

7、形成的流出曲线峰面积A标准差σ峰高hW峰宽W半峰宽W1/2W1/223●峰面积A:指色谱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峰高h:色谱峰顶至基线的距离●峰宽W:色谱峰两拐点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标准偏差σ:0.607倍峰高处峰宽的一半W=4σ=1.699W1/2W1/2=2.355σ24拖尾因子(tailingfactor,T)又叫对称因子T=0.95~1.05正常峰(对称峰)非正常峰前沿峰拖尾峰色谱峰——T<0.95——T>1.0525保留时间tR死时间tM调整保留时间tR/26保留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