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

ID:39837183

大小:25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2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_第1页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_第2页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_第3页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_第4页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炼字答题规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炼字题的答题方法2、规范炼字题的答题步骤和思路诗歌鉴赏答题要求:答案要精准条理要清晰术语要专业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提问变体:①简析某字的表达效果。②简析某词在诗句中的作用。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1分)。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2、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2分)。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1分)。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咽”“冷”颇具巧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林幽静的景象特点。(1分)“咽”指的是呜咽,“冷”指的是阴冷。(1分)“咽”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水流不畅,仿佛呜咽之声,生动

3、传神的写出了这一声音特点。“冷”字采用通感的手法,生动写出了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的特点(2分)新晴山月   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卷荷池,病雨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善鸣。颈联“病雨山果坠”中“病”字用的极为传神,谈谈你的理解(4分)病,意为“因雨而病”,(1分)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2分)此处用山果的坠落来反衬山林的幽静(1分)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4、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答案:“空”是徒劳之义(1分),写出了词中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2分),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思归”主题更加鲜明(1分)。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1分)“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1分)表明时光不为离人暂停须臾,离别时刻终于还是到来

5、了(1分)。含蓄表达出作者离别到来时难舍难分的心绪(1分)。踏歌词四首•其一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有人说“春江月出大堤平”中的“平”字值得品味,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平”指春江涨满,与江岸齐平(1分)。描写出了明月升起,清辉洒向人间,涨满河床的春水,在月光下似与岸边的沙土溶成一片,使大堤也显得格外宽平(2分)。为下文人物活动——“堤上女朗连袂行”提供了一个环境并营造了一种空旷开阔意境(1分)。南海旅次 唐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

6、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越王台,后人为纪念越王勾践所建,在南海境内。后人赞“催”字用得有意味,请简要赏析(4分)催,意为“催促”,(1分)作者表面写想象中的百花在春天里竞相开放的情景,如同被春天催促;(2分)实际上作者把自己比作百花,在春天来临之际,心里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思归之情。(1分)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注】钱塘、江关,指钱塘江边上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常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乡。请分析此诗起句中“暗”字对全诗起到的

7、艺术效果(4分)暗,指的是天光暗淡,(1分)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2分)渲染了一种离别时低回迷茫的的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亦可)。(1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