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

ID:40046159

大小:1.31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8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_第1页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_第2页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_第3页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_第4页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行学说内容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五行学说的产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左传》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五行学说----以五材说为基础-----拓展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运动和变化所生成的。“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五行的生克关系------阐释事物的相互联系(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

2、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动态平衡)。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药物等理论方面,也受到五行学说的极其深刻的影响。五行学说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性⑴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⑵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⑶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

3、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播种收割⑷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⑸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五行归类例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华五液变动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爪泪握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面汗忧宫甘

4、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唇涎哕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毛涕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发唾栗2、五行的归类3、五行的相生相克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红箭头:相生蓝箭头:相克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三、五行学说的应用观点: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脏》应用一:以五

5、行特性分析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应用二:以五行生克乘侮关系,阐释生理病理表现,确定治疗原则。1、解释脏腑的生理特点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⑴木性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条达、主升、主动,故把肝归属于木;⑵火性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心的生理特点是主动脉,有推动气血以温养全身的功能,故把心归属于火;⑶土性具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的生理特点是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把脾归属于土;⑷金性具有清肃、收敛的特性,肺的生理特点是喜清肃而主降,故把肺归属于金;⑸水性具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的

6、生理特点是藏精、主水,故把肾归属于水。2、解释脏腑之间的病理联系“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⑴“生我”和“我生”----“母”和“子”的关系-----《难经》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⑵“克我”和“我克”----“所不胜”和“所胜”。----《内径》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⑶疾病相生传,为顺,病较轻;相克传,为逆,病较重。以肝病为例,肝

7、病传心,是相生传;肝病传脾,是相克传。3、确定治疗原则4、指导精神疗法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能克木,所以悲胜怒。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水能克火,所以恐胜喜。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木能克土,所以怒胜思。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胜忧。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土能克水,所以思胜恐。悲胜怒喜胜忧思胜恐恐胜喜怒胜思GOODBY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