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

ID:40129883

大小:2.0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22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_第1页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_第2页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_第3页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_第4页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病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的功能是将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泌尿系统的疾病较多见于肾脏和膀胱,而且肾脏的疾患常见且重要。第一节肾炎肾炎(nephritis)是指以肾小球和间质的炎症性变化为特征的疾病。常见的有肾小球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肾盂肾炎。一、肾小球性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炎症,其过程始于肾小球,后波及肾小囊,最后累及肾小管及间质。肾小球性肾炎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引起肾小球性肾炎的原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但认为与感染有关,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如常伴发于猪丹毒、羊和猪的败血性链球菌病、猪

2、瘟、鸡新城疫、马传贫、马腺疫、牛病毒性腹泻等。近年来应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法证实肾炎的发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血循环内的复合物沉着在肾小球内而引起的,称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绝大多数(90%)肾炎属此类;二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宿主肾小球基底膜发生免疫反应引起的,此称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详看教材)。病理变化(一)急性肾小球性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病变主要发生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及肾小球囊内。眼观变化:肾体积稍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肾表面及切面呈红色,故称“大红肾”,切面皮质略增厚,纹理不清。若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则在肾表面及切面皮质部见到散在的针尖

3、大的小红点(或是大小不一、但分布均匀的红点)11.2肾小球内的细胞成分明显增多。早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膜细胞肿胀、增生,并见数量不一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这些增生的细胞压迫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使肾小球呈缺血状。由于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加,肾小球体积增大,充满球囊囊腔,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内可有血栓形成,伴发毛细血管基底膜纤维素样坏死而导致出血。(增生性)镜检:除主要表现为急性增生变化外,也可见到急性渗出性和急性出血性变化。渗出变化明显时,则在肾小球毛细血管间隙和肾球囊的囊腔有多量的白细胞、红细胞、浆液和纤维素,挤压血管球,使其体积缩小和贫血(渗出性)。出

4、血性变化明显时,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强烈充血、出血,管腔内透明血栓形成。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时,肾小管及间质的变化不明显,仅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或脂肪变性,管腔轻度扩张,内含蛋白质透明管型或细胞管型,间质轻度水肿和出血,肾间质内有少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11.311—411-7(二)、亚急性肾小球性肾炎 (新月型肾小球肾炎)眼观变化:肾脏肿胀、柔软、轻度出血,色泽苍白或灰黄,俗称“大白肾”。肾被膜紧张,易剥离,有时可发生粘连,切面隆凸,皮质增厚呈灰黄白,有时可见散在出血点,皮质与髓质界线清楚。镜检:11—10亚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囊“新月体”的形成镜检:突出的变化是肾小球囊层上皮细胞增

5、生。增生的上皮细胞肿大。呈多角形或梭形,淡染,核呈突泡状或浓染,堆积成层,有时见分裂相,被覆于肾小球囊壁层的尿极侧,呈新月形,故称为上皮性“新月体”(crescenis)或“半月体”,或呈环形包绕整个球囊层,称为“环形体”。增生的上皮细胞间可见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和出血。此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膜细胞常见增生,但程度较轻。病变继续发展,新月体内增生的上皮细胞之间逐渐出现新生的纤维细胞,以后纤维组织逐渐增加,新月体内的上皮细胞和渗出物逐渐由纤维组织代替,成为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形成后,一方面压迫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丛,另一方

6、面使肾小球囊壁明显增厚,与肾小球粘连,使球囊闭塞,毛细血管丛也相继纤维化,继而发生透明变性。此时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管腔内出现蛋白质性物质、白细胞和坏死上皮细胞的管型。(三)、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间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为炎和间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肾小球间膜细胞增生,间膜基底膜物质增加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并常断裂。镜检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重叠而间膜物质增多,因而毛细血管丛呈分叶状,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较轻,但可出现球囊与“小叶”粘连。11--1211.14(四)慢性肾小球性肾炎急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均可发展为慢性肾小球性肾炎。此属于慢性

7、硬化性肾小球性肾炎,病程可达数年之久。眼观:肾脏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肾表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肾被膜不易剥离,切面皮质变薄,俗称皱缩肾。11.15固缩肾(猪慢性肾炎)镜检:多数肾小球纤维化或透明变性。有的肾小球内的细胞核已完全消失,有的正在消失中,部分肾小球由于球囊内新月型体及渗出物的纤维化和毛细血管球本身也出现纤维化,使两者互相融合而呈同心轮层状结构,囊腔完全闭塞,球囊壁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有明显病变的肾小球所从属的肾小管继发萎缩,在低倍镜下见因萎缩的上皮细胞变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