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病理课件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

ID:19486934

大小:20.75 MB

页数:205页

时间:2018-10-02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_第1页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_第2页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_第3页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_第4页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病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讲授内容第一节肾小球肾炎第二节肾盂肾炎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概论][结构与功能]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功能]1.产生、排出尿液:排出废物、毒物,维持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2.分泌激素: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胆钙化醇—调节血压、RBC生成、钙吸收肾的正常结构肾单位集合小管血管球:有孔型毛细血管肾球囊:足细胞、囊腔、壁层细胞肾小球肾小管系膜:系膜细胞、系膜基质正常肾.肾脏复杂的结构是完成其多种功能的基础。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肾脏病理学的必备条件。[结构]解剖生理单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正常肾小球肾球囊肾小球Cap.丛Anormalglomerul

2、usisshowndiagramatically足细胞基底膜有孔内皮细胞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隙膜电镜:足细胞血管极尿极肾小球Cap.丛肾球囊肾小球系膜正常肾小球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遗传性:Alport综合征一.定义: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三.基本病理变化:四.临床表现:五.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概念本病简称为肾炎,指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量异常、水肿、高血压等。。肾小球肾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

3、肾小球肾炎是指原发于肾并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的独立性疾病;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则指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病、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等所并发的肾小球损害。本节仅介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即一般指的肾炎。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引起肾炎的抗原分为两大类:一、内源性抗原包括①肾性抗原:如基底膜抗原、足突抗原等;②非肾性抗原:如DNA、细胞核、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等。二、外源性抗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异种血清蛋白,以及重金属(如金、汞等)制剂等。病因:主要是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肾小球性抗原非肾小球性抗原如:基底膜抗原、足突抗原、细胞膜抗原如DNA、细胞核、免疫球蛋白、肿瘤抗原各种细菌、病

4、毒、寄生虫、异种血清蛋白,以及重金属(如金、汞等)制剂等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炎症介质肾小球肾炎1.免疫复合物形成:2.炎症介质:二种方式免疫复合物引起肾炎的发病机理1.原位免疫复合物(Ab-Ag)形成:细菌(抗原)→机体产生抗体→血中抗体随血流结合肾小球血管壁BM(抗原)→Ab-Ag→II型变态反应。抗原分三类:①BM抗原包括自身抗原改变及交叉抗原,免疫荧光呈线形,②足突、刷状缘抗原(大鼠Heymann肾炎)免疫荧光呈颗粒状,③植入性抗原如DNA、细菌产物聚合大分子,免疫荧光呈颗粒状,人类膜性肾小球肾炎与eymann肾炎相似,但尚无确切证。抗体原位抗原基底膜植入抗原肾小球肾炎原位

5、免疫复合物形成机制示意图左图:抗肾小球基底膜性GN右图:Heymann肾炎。○抗原Y抗体连续性荧光    颗粒状荧光2.循环Ab-Ag沉积:细菌(抗原)→机体产生抗体→血中形成Ab-Ag→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内、内皮下(内皮与BM间)和上皮下(足细胞和BM间)等部位→Ⅲ型变态反应。电镜下呈致密物;免疫荧光呈颗粒或团块状。基底膜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系膜内内皮下(内皮细胞与基底膜间)上皮下(足细胞和基底膜间)沉积部位肾小球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机制示意图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呈不连续颗粒状荧光Thereisbright,linearstainingoftheglomerularb

6、asementmembranewithantibodytoIgGandusuallyC3.免疫复合物沉积的部位上皮下基底膜内内皮下3.Ab-Ag的形成、沉积以及致敏T细胞均能激活炎细胞并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肾小球损伤,这些炎细胞及其介质致病过程如下:①炎细胞:嗜中性和单核细胞被C5a吸引到反应区而激活产生蛋白酶、氧自由基;血小板因内皮损伤而聚集、释放生长因子;肾小球系膜细胞可在血管活性胺、内皮素、TD4、PAF等物质刺激下被活化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合成基质成分(如Ⅰ、Ⅲ型胶原、纤连蛋白等);促进肾小球的炎症及形成硬化性病变。②可溶性介质:包括补体系统、凝血系统、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多种细

7、胞因子等物质,通过介导炎细胞和肾小球固有细胞的活化、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引起肾血管舒缩活动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等环节造成肾小球损伤补体基底膜白细胞酶白细胞损伤炎症介质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肾炎免疫损伤机理白细胞基本病理变化1.肾小球细胞增生表现细胞数增多,以基底膜为界分二种增生:①毛细血管内增生,指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②毛细血管外增生,指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2.BM、毛细血管壁增厚主要是BM增厚或Ab-Ag在上皮下、内皮下、BM内沉积所致。3.玻璃样变、硬化性病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