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ID:40183250

大小:1.9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24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祸起萧墙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的思想以“仁”与“礼”为核心,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德政”。孔子生平:关于《论语》:《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汇集整理而成的文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论语》是“

2、四书”之一,中国儒家文化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字词正音:颛臾()冉()有社稷()彼相()矣虎兕()出于柙()椟中()近于费()相()夫子zhuānyúrǎnshèjìxiàngsìxiádúxiàngbì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

3、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出自本文的成语: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现在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分崩离

4、析——崩,山崩。析,分开。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祸起萧墙——萧墙,国君宫门内当门的照壁,比喻内部。指祸乱从内部发生。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经济上同颛臾成为掎角之势,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背景介绍:(

5、见75页)析题:季氏将伐颛臾关键词语是:将伐季氏将伐颛臾思考1:孔子听到消息后,反应如何?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理由有三:(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2)且在邦域之中矣(3)是社稷之臣也义正辞严不容置辩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王(朝)诸侯(国)大夫(家)春秋时期等级制度古人一般房屋建筑结构思考2: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引用名言——既在其位,须谋其政。巧设比喻——既为辅助,难辞其咎。思考3:在孔子看来一个君主要治理好国家,该怎样做呢?对内:均、和、安对外:修文德施行仁政,施行礼治,以

6、德服人总结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孔子的文德治国的仁政思想;表现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写作技巧方面:对话体;以理服人、层层深入、先破后立的辩驳艺术。重点实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3既来之,则安之4和无寡,安无倾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6但也闻有国有家者采取军事行动使……来倾覆摆出,施展摇晃,站稳定跌倒职位诸侯的封地卿大夫的封地使……安定是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这,代词这,代词这样,代词于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③虎兕出于柙④龟玉毁于

7、椟⑤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引进动作对象,不译对,介词从,介词在,介词在,介词相①则将焉用彼相矣②相夫子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辅佐,动词过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谁之过与③且尔言过矣责备过错错误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无乃尔是过与?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5.是社稷之臣也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判断句重点句子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才能则居其位,否则就不要去。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

8、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了,却不去搀扶,还要那辅助的人干什么呢?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像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顺,就加强文教和施行德政来使他们前来归顺。练习选择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A、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远人不服A2、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