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

ID:50031435

大小:68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01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季氏,本文当指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子”是尊称,前492年继其父季桓子之后,任鲁国正卿(宰相),政治上最有势力。冉有(前552年生,卒年不详)姓冉,名求,字子有,也称冉有,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季康子任正卿时,孔子师徒正在外周游,冉有中途被季氏招为家臣,后成为季康子主要谋臣,参与季氏的事。季路(前542——前480)姓仲,

2、名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比孔子小9岁。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因任于季氏,又称季路。文中人物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权臣家臣(学生)老师季氏冉有、季路孔子争权夺利礼治仁政文谋武勇背景简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

3、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1.本文记录了孔子与学生的一场对话,对话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该不该攻打颛臾。孔子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责。理由: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2.孔子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3.当学生为自己辩解时,孔子是怎么样责备冉有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引证类比比喻4.孔子对冉有“后世必为子孙忧”言论的批驳。正确之举:·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4、,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冉有、子路的三点错误:(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孔子的治国主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答:本文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明了孔子反对战争,坚持礼治,施行仁德、仁政的思想和主张。5.请大家想想本文的主题应当是什么?季氏将伐颛臾将有事于颛臾(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批评冉有先王封国邦域之中社稷之臣抨击季氏夫子欲之(为自己辩解)引名言焉用彼

5、相矣用比喻谁之过与阐明为人立世的准则追究二人过错必为子孙忧(为季氏开脱)君子品质政治主张揭穿阴谋批评冉有提出主张师德人德政德善良正直爱国爱民冉有季路孔子板书(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