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

ID:50757693

大小:779.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13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文化活跃。在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百家争鸣1、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字,鲁国人。春秋时期的__家、__家,__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

2、人。在教育上,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曾为实现仁的理想周游列国,欲“济天下”,乃至“知其不可而为之”。丘仲尼教育思想儒孔子与《论语》“仁”2、《论语》,是__________编辑的_家典籍,共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内容是记录_____,有孔子应答弟子当时的话,也有关于弟子间谈论孔子言论的记录。可称为__体散文。《论语》与____、 ____、 ____合称为“四书”。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儒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大学》《中庸》《孟子》孔子与《论语》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

3、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背景介绍字词积累论语颛臾社稷彼相虎兕出于柙椟近于费lúnzhuānyújìxiàngsìxiádúbì虎兕出柙: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既来之,则安之:原指使他们吸引来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大动干戈:发生战争;比喻兴师

4、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分崩离析:指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成语积累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求,这恐怕该责备你吧?颛臾,从前先王把它任命为东蒙山的主祭人,而且它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课文翻译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

5、与?”(能)施展才能(就)充任职位,否则就不要去(当那个官)。’(盲人)摇晃着要倒下,(辅助者)不去搀扶,跌倒了不去把他扶起来,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误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危危乎高哉正襟危坐居安思危危而不持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做却偏要编造借

6、口(来搪塞的态度)。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听说,国君和大夫,不担忧贫穷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人口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财富平均分配,便无所谓贫穷;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像这样,如果外国的人还不归服,就修治文教德政使他们来归服;已经使他们来归服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现在,仲由和冉求辅助季氏,外国的人不归

7、服,而不能使之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你们却不能保全,反而在国内策划大兴干戈。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的内部呢!”萧墙(照壁):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文中涉及了几个人物? 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问题:该不该伐颛臾?!1、孔子是否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理由是什么?2、针对冉有的辩解,孔子是如何反驳的?(两次)3、孔子说“恐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也”,那么季孙讨伐颛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8、?课文解读Q1:孔子是否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理由是什么?反对。“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是鲁国附庸,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辩解一: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