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滑轮 教学设计

12.2滑轮 教学设计

ID:40424746

大小:28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2

12.2滑轮 教学设计_第1页
12.2滑轮 教学设计_第2页
12.2滑轮 教学设计_第3页
12.2滑轮 教学设计_第4页
12.2滑轮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12.2滑轮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2滑轮》教学设计丹东市第六中学吴朝辉一、教学设计思路对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重要、有效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对教师来说,它既是教学目的,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滑轮是学生知道但是并不熟悉的一种简单机械,可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一导入,通过生活中人们向高处运送货物或的情景再现,创设学习情景,导出课题。二是感受、认识动定滑轮.通过展现学校升旗时的情景图片和工人师傅吊货物情景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活动中滑轮的情况有何不同,从而得到滑轮可分

2、为两类,一类是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滑轮,一类是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称为动滑轮。通过上述两种场景的再现,学生自然会有疑问:为什么在这两种情况下要用两种不同的轮子,这两种轮子难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三是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在这一环节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则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带领学生学生认识滑轮的本质。这一环节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与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感悟以后,再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同时让学生仔细观

3、察定滑轮的运动情况,感悟定滑轮的支点及力臂。从而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在演示讲解动滑轮时,关键是支点的理解,我采用的是让动滑轮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滚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动滑轮滚动的某个瞬间,轮子是绕着哪一点在滚动?”从而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滑轮的支点问题,在学生理解了支点后,其它问题就可以引刃而解了。第五环节是滑轮组的教学,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可采用在动滑轮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得到: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第五环节是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学习物

4、理,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让学生体会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利用遗忘规律,起当堂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本节计划安排2课时,第一课师生共学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其本质。第二课时师生共同学习滑轮组的特点和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本设计重视科学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能力,尽量使课堂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教学过程中运用观察比较方法的来认识定动滑轮,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动手设计制定探究动定滑轮的特点实验方案、设计记录数据表格、同学交流评估方案的优劣、学

5、生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实验结论,通过一般规律推到普遍规律,在教学中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这样课堂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通过对学生在每一环节中的优良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即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充满活力,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有所表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活动一:认识定动滑轮活动二:探究定动滑动的特点活动三:认识滑轮的本质活动四:认识滑轮组活动五: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定滑轮:可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新课导入通过升旗和工人吊起重物观察滑轮运动情况认识定动滑轮分析与猜想1理论分析2实验探究结论动滑轮:可看作是一个

6、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了解轮轴了解斜面及其省力的原因二、教学流程图三、课堂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对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5.了解滑轮组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6.了解轮轴的工作原理和斜面可以省力的原因。7.通过了解简

7、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四、教学重点1、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2、滑轮组五、教学难点定滑轮、动滑轮的杠杆本质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六、教学用具教师用: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坡、扳手、升旗挂图、工人吊木箱的挂图。学生分组:滑轮、钩码、弹簧称、细线、铁架台、斜面。七、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课题引入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2.出示用滑轮或简易吊车吊起木料的挂图,并询问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3.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它们为何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