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弹力

第二节 弹力

ID:40437731

大小:13.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第二节  弹力_第1页
第二节  弹力_第2页
第二节  弹力_第3页
第二节  弹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弹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节弹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重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具: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可以改变

2、物体的运动状态2、举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a、用力捏橡皮泥b、用力拉弹簧二、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三、新课教学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3、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到原状的形变。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a

3、、物体相互接触。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补充知识: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时,施力方是发生形变的物体。】5、弹簧测力计(结合实际观察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a、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组成。b、量程和分度值。c、原理:在弹簧测力计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d、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练习)(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2)认清分度值;(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四、课堂小结1、弹力2、弹簧测力计【课后动手操作】:桌面与水瓶实验五、巩固练习六、布置作业课后P8第2、4题【教学后

4、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