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ID:40451888

大小:501.1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8-03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_第1页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_第2页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_第3页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_第4页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考试方面,实验心理学占60分,结构一般是(12个单选+2个多选+1个综合)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实验心理学》郭秀艳(2004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朱滢(2009年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张学民(2007年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杨治良(1998年版)浙江教育出版社《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1994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章心

2、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于泽yuze5158@yahoo.com.cn本章考研大纲(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1.实验范式2.实验逻辑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1.自变量及其操纵2.因变量及其观测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4.统计结论效度(四)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3.准实验设计4.真实验设计(五)实验研究的效度1.内部效度2.外部效度3.构思效度讲授提纲本章主要内容:一、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形式实验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三、研究

3、中的变量及其控制四、实验设计五、实验的效度一、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形式心理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被试者作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重复出现的。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1、实验范式在心理学中,为了验证某种假设以及发现某些有意思的现象,实验者会设计具有验证性目的的实验。有些实验比较经典,被有相同或类似目的的后人多次沿用,就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实

4、验范式包括实验的目的,具体流程,手段以及实验设计等。(其实就是经典的实验例子,比如,stroop实验范式)2、实验逻辑如果我们根据某种理论命题得到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者我们根据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推测现象X是造成现象Y的原因,即:X→Y,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我们要首先观察Y的变化情况。先在没有X时Y的情况,然后引入X后Y的情况,然后比较两次有没有变化。这就是实验最基本的分析逻辑。实际情况更加复杂,要排除其他各种因素造成Y在前后两次中所得结果不同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

5、变量进行控制的原因)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学实验需要理论的指导。(问题与假设的提出是基于理论的)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理论也需要实验的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变量(variable)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一个具体的实验中,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三、什么是变量Chapter2㈠、变量的类型1、自变量2、因变量3、额外变量Chapter2(1)什么是自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1、自变量Chapter2(2)自变量

6、的类型①作业变量:指实验中被试的任务,或者实验中所呈现的、和被试任务有关的某种刺激;②环境自变量:当被试进行某种作业时,如果改变实验环境的任何特性;③被试者变量: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的特性因素。Chapter2(3)只有具备以下特点的条件因素才能成为自变量本身能变化的;能由研究者直接操纵的;能引起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Chapter22、因变量(1)什么是因变量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行为表现),称为因变量。Chapter2(2)因变量的分类对于因变量的测量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

7、。客观指标主要有:1.反应速度2.反应速度的差异3.反应的正确性4.反应标准5.反应的难度主观指标主要指被试的口语记录。Chapter2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或无关变项)。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称为额外相关变量,或简称为额外变量。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3、额外变量Chapter2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

8、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例如,皮格马利翁效应。Chapter2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要求特征:被试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例如,霍桑效应。Chapter2㈡、变量的操纵1、自变量的控制2、因变量的控制3、额外变量的控制Chapter2对自变量的控制,首先要对自变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对心理学中一些含混不清的变量必须使之操作定义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