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武术基本功

杂谈武术基本功

ID:4048661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杂谈武术基本功_第1页
杂谈武术基本功_第2页
杂谈武术基本功_第3页
资源描述:

《杂谈武术基本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传统武术必须首先练好基本功.传统武术的基本功有二:一个是桩功,一个是轻功.不练轻功身法不灵,不练桩功身若浮萍.所以无论任何一门传统功夫,都必须首先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这里所说的轻功指的是广意的轻功,不是'小说'中的基本功或影视中那种'漫天飞舞'的轻功.本人在二OO一年《武魂》第六期曾经以《话说轻功》为题对广意轻功有过论述.轻功有个《十六字诀》,其诀云:"跑跳走伏,窜跃翻滚,攀缘勾挂,提纵游贴".桩功也有一个《十六字诀》,其诀云:"提沉含拔,松静有无,整调三弓,曲挺中抱".桩功的十六字诀是学站桩必须掌握的要领.现在有这样一部份'武友'总喜欢搞一点神秘化,本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功法,却要说的神乎

2、其神,总要搞一点新名堂.所以如今出现了:这个'武学',那个'结构',这种'神技',那种'绝艺'.学此可一统江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给中国功夫罩上神秘的面纱.在商品大潮下,售者,搞一点'广告效应'本无可非议,但是要尽量少误人子弟为佳.现在的'武术市场'上又搬出了'易筋','易骨','洗髓'等功法,其实此三功并不神秘,譬如我们常站的马步桩,夹马桩,三才桩,混元桩,以及戴家心意拳的'蹲猴'等等,都是通过易筋,易骨,洗髓,才能把桩功练好.马步桩:是长拳的桩功,主要是练腿功的扎实,与曲腿的平衡;夹马桩:是马上功夫的桩功,骑兵的骑术需要两膝内合,人马合成一体,马上功夫才能施展得出,如人马不成一体便无法施展

3、功夫;三才桩:是形意拳的桩功,练的是'三才,三节'之妙;混元桩:原本是道家功夫的桩功,但现在各家功夫均有借鉴.混元桩当然是炼'混元一炁(气)'.可见不同的桩功,有不同的功用,不同的功用,有不同的身法要求.不同的身法要求便是不同的易筋,易骨.因为有很多门派的功夫都练混元桩,因此这里主要谈谈'混元桩'.站混元桩的目的是为了练好'混元一炁'.混元一炁并不是'玄学',它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为基础,这个物质条件就是'身法'.以'内家拳'而言,它的身法要求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禹襄祖师对此具体规定了八条'身法',即:"含胸,拔背,护肫,裹裆,提顶,吊裆,腾挪,闪战".而形意拳则是'八字诀'即:"顶

4、扣圆敏,抱垂曲挺".其实两者的身法要求大致相同,但两者的目的都是练'混元一炁'.所以练内家拳的桩功如果不按照内家拳的'身法'要求便不可能练出'混元劲'.因为内家拳的身法是'反常规'的.因此必须根据内家拳的身法要求改造人体的结构形态,才能练好内家拳的'混元功'.因为正常人的身体形态是:挺胸吸腹,填腭耸肩的后天之态;内家拳的身法要求则是:含胸拔背,提顶吊裆,四肢微曲的先天状态——即婴儿时期的人体形态.一个成年人站混元桩,首先要还原婴儿状态,就必须要经过一个'矫枉过正'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易筋易骨的阶段.易筋易骨也就是改变人体骨骼的结构形态,与筋骨质量.所以它要经过一个'强化'的过程,这是因为初站

5、混元桩者由后天还先天,其身体必然:僵,直,散,乱,就必须经过一个非常艰苦的'矫枉过正'的锻炼时期,才能还原于婴儿的先天状态.这就是站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究竟如何站桩?各家要求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内家拳的混元桩就是要根据《十六字诀》的要求逐渐提高,这个要求就是改造人体骨骼的结构形态.一,提沉含拔:这四个字是内家拳身法的总纲.'提',提是提起精神.禹襄祖师的《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提并非提气,而是头现三阳,提拏全身.《十三势行功歌诀》云:"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即此意.'沉',沉是气沉得下,所谓气沉得下,实际是膈肌下沉.膈下沉胸腔宽松,气不浮,心不燥,并能

6、增强腹压,是丹田力的主要物质条件.《十三势行功歌诀》云:"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含',含是'任脉受命'.含为吞的物质条件.《四字密诀》云:"以气全吞而入化也".'拔',拔是'督脉施命'.能督脉施命才能一气贯串."动牵往来气贴背",力由脊发.亦畲宗师《五字诀》云:"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力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入腰间,此气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由下而上也,谓之'开'.此即"动牵往来气贴背".此功皆来源于'拔'.可见静桩的拔,是动功的物质基础.提沉含拔四字在身法中即:裹裆(旋踝转膝,根生于足,腾挪在腿),提顶(顶者神宫,帅舍)

7、,护肫,吊裆(含二气于丹田带脉),含胸,拔背(入任通督,动牵往来气贴背).此四字不经过易筋,易骨,洗髓,胡能为之?现在常见有一些'武友'站桩(打拳)头仰得高高的,胸挺得高高的,屁股(臀)翘得高高的,却在大叫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如按此'三高'的身法如何能打通前三关与后三关?我见到一盘'学院派'的《武派太极拳》光盘,就是三高的身法,作为武派的教学材料岂不误人子弟?不吊裆,就不可能一阳复,二阳临,三阳春.不提顶,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