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

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

ID:40496356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3

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_第1页
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_第2页
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_第3页
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新清 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德课——直抵儿童心灵的教育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黄新清我曾经观看一个澳大利亚的交通公益视频,记者采访了一位普通人,告诉他当地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是200多人,并问他交通事故死亡能接受的人数是多少,答70人。结果,可是当70人走出来时,他忍不住哭了,因为这70人里有他的妻子和女儿,瞬时,他连续回答2次“0”.每当看了这段视频,我总是被震撼,感受最深的是设计者巧妙的构思角度,人人都有牵挂的家人,如果把人人都当成家人,交通事故则不会发生。因为这段视频直抵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我想,德育通过启迪人的心灵达到教育目的,小学品德课

2、应当如何上,我有如下思考:一、求真:品德课应是自然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成长为基础,让学生亲历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与收获,从而获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并落实到行动上。所以教学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的实际。1.用教材而不唯教材教材只是一个范例,或提供线索,或提供一个地区的范例,或是生活中的某个点,可能是我们的生活,也可能是别人的生活,如分享的快乐,也许这个班的孩子平时喜欢交换书籍,有的班孩子喜欢研究玩具,但也许你们班的孩子喜欢分享零食。所以教师要用教材创造教材,不唯教材。如:《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4学生拿出完成好的调查表,同桌

3、交流课前调查家门前交通状况。又如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例,继续汇报:堵车、车祸、汽车污染等等交通问题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是基于教材的点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2.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同一个教材内容不同的学生该怎么切入,怎么启迪明理,怎么指导行动,都是应该深思的,也就是说,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然后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去提升他们。否则你备得再精美的课都是空中楼阁,如观看某省的京剧这节课,这位教师是吉林的,当地有相当出名的京剧协会,她本人也有一定的功底,唱得有模有样,在课上

4、还将孩子们反复唱一小段。但是学生计划跟不上她的节奏,半节课过去了,仍然在导入部分。师生之间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有着巨大鸿沟,这节课应课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京剧,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分组了解京剧的历史、京剧的角色特点,著名京剧演员及作品等,进而了解喜爱京剧,喜爱祖国文化。整节课跑偏,学唱京剧演京剧了。又如《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假如你上学遇到堵车,你的心情会怎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造成堵车的原因有哪些?这实际上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3.钻研教材看清课题大家都是语文4老师,有很强的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但是上品德课,由于教材基本上以图

5、为主,文字较少,教师容易忽略课题,其实抓课题就能抓住教材的主线。如分享的快乐,分享什么,为什么分享,体会快乐分享的意义。怎么让学生在分享中体会快乐的情绪及意义则是教师教的过程,教得好则突破重难点。《交通问题的思考》了解交通现状及问题所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缓解交通拥堵。二、求动:体验方式灵动真情触动心灵课堂受到时空的限制,往往让教师急于赶路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是学生很好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即使是学生已知的道德知识、准则由于一段时间的疏忽、漠视,他有可能回到原点,在课堂中,通过模拟体验,使其不断强化和巩固。如:分享,大

6、多数的家长和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都会说到,为什么还要专门在品德课上讲,就是这个原因。怎么讲,如果还像平时父母简单的一句提醒,学生比你还会说,所以教师要用心,用活动,用集体,用舆论的力量引导学生,强化其意识,提升其水平。现在的小学品德课上,老师们很注重小组交流,然后小组口头汇报后,教师讲述点拨提升,但是,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容易落入一问一答的老路,老师们可以多钻研一些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在小组汇报交流后的点拨环节中,针对学生的体验可以是直接总结,也可以针对其体验不到位的情况做一些小实验、小游戏、表演或出示生活中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受

7、和体验,达到教学效果。如《说声谢谢》,老师以学生扮演送水工为情景,体验之后,分别让旁观者、送水工、客户谈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在实践中体验劳动者服务的艰辛,用换位思考,真实地感受到应该对他人给自己的服务心怀感激,主动表示感谢。体验方式多元,可以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触动心灵,达到教育目标。4三、求实:实际运用方见成效追求实效是本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德育实效性体现在哪?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事情,也许是模拟过的,也许是突发事件,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道德知识去判断正误、美丑,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教师上交通问题这一类的课,可以让学生写绿色交通出

8、行卡:美丽南宁,从我做起。作为南宁小市民,我能为缓解交通问题做些什么?请你写一写,再贴出来与大家交流。也可以结合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倡议市民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汽车间穿行、不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不乘坐三无车辆、选环保的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