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

ID:40645582

大小:24.1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上传者:U-2441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_第1页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_第2页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_第3页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_第4页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掖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篇强化内涵建设创建国家名校一张掖市职业中专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张掖市职业中专张好贤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立项建设以来,张掖市职业中专认真贯彻《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职成[2011)7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建设任务,取得了可喜成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项目学校验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3)20号)精神,我校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建设目标达成度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特色等进行了全面总结,形成了如下报告。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复公布的《实施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我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02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80万元,重点建设了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护理、建筑工程施工、会计电算化五个专业,开展了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两年来,学校在以“七个一”教育工程支撑的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带动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六共同、六落实”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既定的建设目标;完成了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改造升级工作,仿真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和网络学习成为重要教学形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办学规模保持稳定,在校生稳定在5000人以上,培训各类人员近8000人次;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实训培训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办学实力和办学吸引力明显增强,办学效益全面提高。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项目建设协调委员会和领导小组,校长杨一木任领导小组组长。按照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操作要求,委派副校长郭雪林同志担任项目总监,五个重点建设专业聘任骨干教师担任各子项目监理。学校设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具体工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在项目建设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工作例会制度、审批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内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项目建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质量效益实现了最大化。三是分解实施方案。学校对《项目任务书》确定的全部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选聘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担任子项目任务责任人,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分管领导对方案进行审核,项目办工作人员定期督办落实,确保了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进行了科学预算,预算资金足额到位;严格执行支出计划,做到了程序完备、票证完备,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三、项目建设进展(一)重点建设专业项目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护理、建筑工程施工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是我校项目建设重点专业。两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个主题,在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与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1.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中的基础能力建设任务。根据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 书》要求,各专业实训室建设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资金支出为总投入的18.45070,符合项目管理要求。具体情况见表102.“七个一”教育工程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吸引力明显增强。“七个一”教育工程是指:更新一种教育理念,强化一种成才意识,改革一套课程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养成一个良好习惯,构建一种评价机制,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其目标是针对不同学生实施特色教育,实现有梯度的成功。形成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七个一”教育工程为支撑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推进“二对接一大赛”的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课程对接岗位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建立了黑河水电、河西水电等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实现常态化,双证书考取率达到100%。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了以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墓本单元的“项目式”实训教学体系;护理专业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形成了“四段式实践型”教学模式:第一段,第一学期安排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为期10天的教学见习,树立专业理念;第二段,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学习基本技能;第三段,在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不少于8个月的顶岗实习,强化专业素质;第四段,实习结束后返校安排为期2个月的集中学习,辅导学生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整合核心课程,推行模块化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工学对接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推行双证制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建成了数字化实践教学平台。各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招生数量稳中有增,办学规模稳步扩大。3.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各专业均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标准,建设精品课程,预期目标全部达成。具体情况见表204.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开展校本集中培训,聘请行业能手在学校任教,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选派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落实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和学历提高项目。各项建设指标全面完成,具体情况见表305.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构建“六共同”、“六落实”深度合作机制。“六共同”是指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制定技能训练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加强实习学生管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共同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六落实”是指落实品牌就业基地、落实校企合作组织协调机构与制约机制、落实实习就业岗位、落实学生实习就业动态化管理、落实学生实习就业待遇、落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依托地方大型企业黑河水电公司、河西水电公司等建立了学生见习基地,开辟了宁波三星重工、天津三星LED、新疆喀什建工集团等大型实习就业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行“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课鲎”制度,利用校内生产设备,承接加工项目,开展短期培训和技能鉴定,共同完成实践教学计划;护理专业与张掖市医院、张掖市中医院、甘州区人民医院等五家医疗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聘请院方优秀专家承担临床指导任务,落实学生教学见习和临床实习;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与本地银隆建筑公司、建光监理公司等企业建立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见习和实习,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技术培训,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培训建筑企业员工100多人次;会计电算化专业与新乐超市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工作情况见表40(二)特色建设项目利用地方投资80万元,着力构建职业学校特色文化八大板块体系,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建成了以墨子、鲁班、王进喜、雷锋、爱迪生等典型形象为核心,宣传职业学校价值观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职圣文化广场建设,建成了不锈钢校徽、岳母刺字、哺育 情等德育系列铜雕景观,改造学校文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加无线音箱节点20个。开展了以整理(Sorting)、清洁(Sanitar)、微笑(Smiling)、自律(Self—fdisipline)为内容的“4S"管理系列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校园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编写出版了《校志》,制作了《雕琢人生-人人成才》十集专题片和15秒形象广告片,改建了多媒体报告厅,开展了配套课题砑究。通过特色项目建设,学校确立了“以文化引领发展,以文化增强内涵,以文化管理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了特色文化标识系统、文化传播平台、文化品牌活动、文化特色元素、课程体系、团体文化、典礼仪式与节庆文化、制度文化等八大文化板块体系,建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校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企业“4S”管理文化与学校常规管理文化相结合的学生“4S"自主管理教育模式,发挥了中职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四、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一)中央财政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本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资金共计1020万元,2011年11月和2012年12月分别拨付到位510万元。学校编制了经费预算方案,制定了《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对项目资金运行作出了细化规定。资金使用做到了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截至2013年7月,支出项目资金1029.36万元,完成了项目总资金的93.580100其中用于实训实验设备的支出为188.21万元,用于教师培训进修的支出为80.75万元,分别占项目资金总额的18.45%相7.92070,资金支出完全符合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具体支出情况见表50(二)地方投入资金使用情况本建设项目省上配套资金80万元,于2010年12月拨付到位,截至2013年7月,实际支出80万元,资金完成率为100%资金使用规范科学,符合管理要求。具体支出情况见表5。五、贡献与示范(一)项目建设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新建和改造实训室7个,实训条件大为改善;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开发市级精品课程8门,开发校本教材14种,初步形成了以市级精品课程为龙头、校本教材为特色的课程资源;通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双师型”教师增加39人,师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合作企业单位增加至22家,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两年来,共有25名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获奖,169名学生在市级技能大赛获奖,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上述方面的工作,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二)项目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年来,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充分发挥专业师资优势和实训设备优势,积极承担市、区两级政府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雨露计划”项目培训、行政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师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培训任务,培训各类人员近8000人次,实现培训收入64万元。学校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称号;学校在本地和外地大中型企业安置就业实习学生近2000名,如果按照每人每月平均收入2500元计算,为地方经济带来收入5000万元。(三)项目建设对其他地、区和学校发挥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项目建设期间,学校先后承办了张掖市职教学会成立大会和全市职业学校搜能大赛2次,承办张掖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2次,主办了全市职业学校联校教研活动,承办全市“三校生”高考考试工作和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演出活动,接待市内山丹 培黎学校、高台县职业中专等6所职业学校以及甘肃省理工中专、大连轻工业学校、山西运城财贸中专等11所国家示范校项目学校参观考察学习的领导老师200多人次,部分领导老师受邀到兄弟学校讲学访问,为他们带去了我校的示范校建设经验。我校的办学经验多次被《张掖日报》、《未来导报》、《每日甘肃网》和张掖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六、典型案例项目建设过程中,我校以下五个工作案例值得推广借鉴,分述如下:典型案例一:“六共同、六落实”构建西部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了推动中职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西部中职学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我校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中实施了“六共同、六落实”,走出了具有西部职教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路子。具体做法是:在合作目标方面,我们确定了校内操作实践、毕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的总目标。在合作内容方面确定了“六共同”,即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制定技能训练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加强实习学生管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共同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在工作举措上,我们重点强化“六落实”o即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落实品牌就业基地与制约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落实校企合作组织协调机构;召开校园招聘会,落实实习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指导,落实学生实习就业动态化管理;签订实习就业协议,落实学生实习就业待遇;教师企业实践,落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具体工作流程是考察、筛选、确定企业;企业回访学校,达成合作办学协议;校企联合确定培养目标,制订订单培养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学校组织学生按计划完成校内学习任务和技能操作实践项目;企业进人学校召开校园招聘会,落实实习就业岗位;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企业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培训;学生上岗实习,跟踪回访,进行实习就业动态管理与评价。“六共同、六落实”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我校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品牌实习就业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课程体系改革、“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六共同、六落实”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有效措施,这一举措,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就业动态化管理、“双师型”教师培养缺少平台与载体、企业缺乏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需求相脱节等西部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是我省中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有效途径。典型案例二:“面向人人、人人成功”——“七个一”教育工程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之一。如何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我们的做法是着力构建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七个一”教育工程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一种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七个一”教育工程为支撑的人才墙养模式。即更新一种教育理念,强化一种成才意识,改革一套课程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养成一个良好习惯,构建一种评价机制,搭建一个展示平台。针对不同学生,实施特色教育,实现有梯度的成功。形成了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七个一”教育工程为支撑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两年来,就业率达到98%,就业稳定率达到95%以上,就业满意度测评89%以上,企业满意度测评达到100%。技能大赛连续两年居全市团体第一名,参赛获奖率100%。社会吸引力明显增强,连续三年全日制招生人数在千人以上。典型案例三:名师工作室带动“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案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我校以5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重点,选聘组织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挂牌成立了7个名师工作室,各名师工作室聘任了首席教师,确定了工作室成员,配备了办公设备, 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带一支团队,抓一个项目,做一次展示,出一批成果,培养一批学生。基本模式是1个名师带头,3~5个教师辅助,30-60名学生参与。两年来,我校以名师I作室为主体,组织开展校级、区级、市级技能大赛6次,优质课比赛6次,教学研讨会2次,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4部,37人被确定为校级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4人被确定为甘州名师,8人次受到区级以上奖励。我们认为,名师工作室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典型案例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助推器”——学分制教学智能化管理工作案例为了解决学分制实施过程中教学过程的弹性控制问题,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智能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我校与北京立业公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张掖分公司等企业合作,投资79万元,研发了数字化校园暨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办公自动化平台、学生管理系统、试题库系统、网上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平台、校本精品课程、考勤管理系统等11个模块,集成了电子阅览室、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学生职业测评系统。该系统的建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过程控制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管理效益。本系统的研发,由学校出资,校企合作组建用队,量身定做符合学校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开发后的软件源代码和版权归学校所有,便于学校后续升级和继续开发,这种合作方式为学校打造了一支具备后续开发台皂力的教师团队。典型案例五:企业“4S"管理文化与学校管理文化的融合——开展学生“4S"自主管理实践周活动工作典型案例五:为了提高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引入了现代企业“4S"管理模式,把企业“4S"管理文化与学校常规管理文化相融合,推行学生“4S'’自主管理实践周活动,以推动和辐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营造“4S"管理文化氛围,加快学生从“校院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换和素质链接。具体做法是:明确企业“4S"管理文化与学校常规管理融合要达到的目标,严格按照实践岗位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精心组织活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月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以增强育人效果,教职员工全员参与,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职责及身份切实指导和解决学生活动申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加强考核和激励,以建立活动长效机制。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学校“4S"自主管理文化氛围,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一体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专业师资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有待加强。(二)改进的措施一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巩固示范校建设成果。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新思路,重视课程改革成果的应用,完善数字化校园系统暨学分制教学评价系统,丰富教学资源。二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巩固和扩大校企合作与机制创新成果,强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确保顶岗实习计划的落实,完善顶岗实习考核机制,提高毕业生实习就业质量。三是继续推进实施名师工程,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加大“外引内培”力度,推进实施名师工程,着力培养一支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四是总结建设经验,增强引领示范作用。采取培训、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发挥好项目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