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

ID:4073599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_第1页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_第2页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_第3页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中考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

2、。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现在,我们看一下05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3、2005年黑龙江省请在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哲学家说,和谐是生命与自然的相亲相爱;作家说,和谐是笔端生发的完美境界;舵手说,和谐是力挽狂澜的默契配合;学生说,和谐是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个温馨故事……读完《流逝的古典》一文,你或许"对和谐"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我们也时时需要和谐,事事需要和谐,请以“和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反思与评价(共5分)⑴请你概括出所写文章的主旨。⑵文

3、章中最令你满意的一点是什么?在哪方面修改,会使文章更完美?5、2005年临沂市(非课改实验区用)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等等。6、2005年南通市海门请以“谅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7、2005年青岛市以“珍爱”为话题,自拟

4、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8、2005年天津市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9、2005年武汉市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10、2005年南通市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

5、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

6、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文章的文体和文章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文章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

7、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以‘对话’为话题”而拟订的几个作文题(“对话”是2000年福建厦门的话题作文):《对手间的“对话”》《我和爸爸的文学对话》《无声的对话》《我和同桌》《对话也是竞争》等。(3)主题确立,材料选定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