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

ID:40835497

大小:750.6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8-08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_第1页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_第2页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_第3页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_第4页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王立元12021/8/23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958——1977权衡理论针对MM定理的分歧最终由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主义归结到斯科特、罗比切克、梅耶斯、考斯、李真伯格等人所倡导的权衡理论,以及迪安吉罗和马苏里斯主张的后权衡理论,他们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在于权衡债务与非债务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权衡理论: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也称为最优资本结构理论,它认为由于税收屏蔽,财务杠杆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但随着公司债务上升,公司破产的风险也在增加,由此增加与其破产成本是公司价值下降。因而,最优的资本结构就是在负债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权

2、衡理论: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最早朴素地表达权衡思想的是罗比切克和梅耶斯,后经考斯、李真伯格、鲁宾斯坦、斯科特的证明不断丰富,到贝南和舒尔茨发展成一个相当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Robichek,Alexander.,andMyers,Stewart,“ProblemsintheTheoryofOptimal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1,No.1(1966).Kraus,Alan,andLitzenberger,RobertH.“AState-PreferenceModelofOptimalFi

3、nancialLeverage,”TheJournalofFinance,28,No.4(Sept.1973),pp.911-922.权衡理论: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最早朴素地表达权衡思想的是罗比切克和梅耶斯,后经考斯、李真伯格、鲁宾斯坦、斯科特的证明不断丰富,到贝南和舒尔茨发展成一个相当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Rubinstein,MarkE.“CorporateFinancialPolicyinSegmentedSecuritiesMarkets.”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8,No.5(Dec.1973),pp.749-76

4、1.Scott,JamesH.Jr.“ATheoryofOptimalCapitalStructure,”TheBellJournalofEconomics,6(Spring1976),pp.33-53.Brennan,MichaelJ.,andSchwartz,EduardoS.“CorporateIncomeTaxes,Valuation,andtheProblemofOptimal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Business,51,No.1(1978),pp.103-114.米勒对权衡理论的质疑就在权衡理论处于高潮的时期,米勒对它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5、。米勒批评权衡理论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在美国,根据当时所作的对破产成本的实例分析,破产成本只占企业资产的5%,不足以抵消免税优惠;第二,企业利润率从20年代的平均10%-11%增加到50年代的52%,而此期间非金融机构企业负债比并没有很大的变化。米勒(1977)将负债的抵税收益和破产成本之间的比较形象地比喻为“一匹马和一只兔子的比较”,表明破产成本微乎其微。后权衡理论:静态权衡理论米勒提出的市场均衡模型动摇了权衡理论的基础,因为在均衡状态下公司免税现值正好抵消个人所得税现值,无从与破产成本进行权衡。为此,迪安吉罗、马苏里斯、金等人致力于扩展权衡理论;他们试图把米勒的市场均

6、衡模型与权衡理论协调起来,以建造一个既能联系破产成本主义和代理成本说等主张,又超出税差学派关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各种观点之上的统一的权衡理论模型,也被称为后权衡理论。后权衡理论:静态权衡理论后权衡理论一方面将税收利益从纯粹的负债税收利益扩展到非负债税收利益(如折旧和投资税减免等);另一方面又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进一步扩展到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和非负债税收利益损失等,从而把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看成是在税收利益与各类负债成本之间的权衡。权衡理论:最优资本结构理论DeAngelo,Harry,andMasulis,RonaldW.“OptimalCapitalStr

7、uctureunderCorporateandPersonalTaxation,”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8(1980),pp.3-29.Bradley,Michael,Jarrell,GreggA.,andKim,E.Han.“OntheExistenceofanOptimalCapitalStructure:TheoryandEvidence,”TheJournalofFinance,39,No.3(July1984),pp.857-878.Masul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