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感的探求

形式感的探求

ID:40837262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8

形式感的探求_第1页
形式感的探求_第2页
形式感的探求_第3页
形式感的探求_第4页
形式感的探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式感的探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形式感的探求绘画艺术是要感染人的,它应该用自己的全部手段去征服观众的心,特别是油画,应该充分发挥它那色彩、线条和构图的主动作用,以画面的全部魅力去激动观众,就像音乐以它的音调、节奏和旋律去激动听众一样,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感享受。这一点,美术的性质和音乐是相近的,它们都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为特点,而不是直接理智的教育。它是利用感染而不是说教,是通过表情,而不是言词,因而不同于戏剧和文学,它不擅长于讲故事。当然,绘画有时也需要有故事,特别是历史画,往往故事就是它的内容。即便如此,我们追求的也是画面的“表情”,也是尽量用鲜明而单纯的“表情”从实质

2、上来概括故事所要表达的精神内容,而不能去讲故事的本末始终。绘画离开了情绪,离开了表情,离开了气氛意境就失去了它的艺术作用。很难想象有一种绘画是没有“表情”,或是不依靠“表情”的,哪怕只画一块颜色,只画一根线条,也都有它的“表情”,这是绘画的天性。所以作为创作者,我们如何使作品具有鲜明的“表情性”是很值得探求的问题。    那么,这个“表情”是怎样体现的呢?当然,这里所说的“表情”指的不只是画中人物喜、怒、哀、乐,紧皱的双眉,或是激动的目光等,尽管表情离不开具体形象深入的刻画。这里说的“表情”,主要指的是画面的总体,是全部画面形象所发挥出的情绪和精神。而这情

3、绪是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的,因此对于画面的“表情”,形式就有着它特殊的功能和地位。    提到“形式”,很容易使人想起以往“形式主义”作为一种罪名盘旋在艺术家头上的情形,在那时,虽然不论谁画画,也离不开形式,但艺术形式问题却被当作一个危险的禁区,人们不敢在里面逗留太久,更不愿去谈论这个犯禁的问题。过去有些同志往往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对立起来,把形式看成是对主题内容的附加物,是一种装饰品,可有可无,因此见到人们在形式上略有追求就觉得是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邪路,紧张万分,暗暗关注。岂不知正如一个人的形式是躯干、四肢、五官的结构一样,它就是人的本身,而不是衣物首饰,

4、更不能可有可无,即便是衣物也不是可有可无,如同一幅画的装裱外框,那也是需要很好注意的。现在不同了,人们可以重新严肃认真地讨论这个重要的艺术问题,可以放开大步在“形式”的探求上奋勇前进。本来,艺术怎么可以脱离形式来表达内容?!我们所以注意形式问题,就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内容,是为了更充分、更完美、更深刻地表达内容,这关系到造型艺术的特征。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不搞形式就等于不搞艺术,形式以它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为自己取得了合理的地位,无数古往今来艺术创作经验证明它是创作者的好朋友而并不是敌人,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离不开它的大力帮助。    所谓“形式感”就是人们

5、对于形式的感觉,从作用上说,就是抽象的形式所具有的感染力。它包括从自然现象复杂的变化中能感到并抽出本质形式的能力,反过来说也就是包括在抽象的形式中所概括的丰富生活的感觉。我们知道,形式对人产生的感觉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因为形式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它同生活一样丰富。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感觉的形成,是长期历史经验积累的结果,我们对于形式认识的能力是和人类本身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由于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同一经验的不断反复,使人们具有了从一种现象的多种因素中,只由某一因素的激发就可以感受到或联想到其他因素的存在,从而认识全体的能力。如同我们对于一个非常熟悉的亲人,能够只从

6、他的一个动作,一个身影,或一个声音就可以辨认一样,人们在造型艺术抽象的形式中也能产生相应的形象感应,并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精神。有时在一条抽象的直立的竖线中,不仅可以联想出与这条线有关的一切具体的生活形象,什么树木、烟囱、站立的人等,同时还可以产生与直立有关的精神反应,如挺拔、僵硬、高昂、肃穆……而一条波线或曲线则会引起人们联想小溪、曲径以及委婉、柔和、舒适等感觉。同样,一种色彩,它与生活的关系,对人们感情及精神上的作用更是人所共知的,人们不仅在艺术中而且在日常生活里,也充分领略了它的价值,正如一块红色或蓝色,不仅使人想到火和海,还可以兴奋或平息一个人的精神。

7、至于金字塔式的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庄严的感觉,而倒过来的三角又会产生危险、运动、飞跃等概念,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日常生活里,会在天空的大块积云中发现有似虎豹或鸟禽等形态,或在一些残痕漏迹中看出某种十分有趣的景色,这种情形就是上述抽象形式的联想作用,所以俄国画家苏里柯夫能够受雪地上的乌鸦的启发,而促使他成功地创造了女贵族莫洛佐娃的形象,这是不足为怪的。    我们对于形式的精神感应不仅能从形象的联想中感觉到,而且从形式的产生状态和效果上也可以表露,如:轻、重,疾、徐,刚、柔,浓、淡等,作者感情的表露既存在于画出来的形象里,也存在

8、于形象的表现手法中,这一点在中国写意画和近代欧洲绘画里表现得很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