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

ID:40972260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2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状3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3教案苏教版课题折形状授课日期教学内容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2.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3.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教学过程反思与讨论一、集中话题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

2、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球体5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二、探索和调查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3.谈话: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6.学生讨论,记录好预测结果。教师提醒:它们能放在

3、一起比较吗?为什么?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7.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8.学生讲述方法。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引出本课的内容,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教师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呢?9.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10.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13.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14.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子能将它压塌呢?先学生预

4、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15.提问:看了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想法呢?三、回顾和解释1.出示书上的图画提问: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作业设计完成实验册p19,p20板书设计1.折形状教学后记这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

5、里我只告诉学生研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至于如何实验,纸折成什么形状,由学生自己设计。又以实验记录的形式提示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完成。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承受力大小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形状折好,完成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大小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个圆柱形的纸筒上竟然能放15本科学书时,都惊奇地叫了起来。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

6、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科学课的魅力,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看似平凡,却常常给人以惊喜。科学教师应与学生一样,永葆童心,带着学生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发现,揭开一个又一个秘密,为创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拧螺丝钉的学问1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3.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情感、态

7、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二、教学重难点: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实验。三、教学准备: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单运动示意图。分组实验器材:简单机械实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实验记录表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迅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2.交流:获奖小组交流操作方法并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⑴自己是怎么

8、样做的?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