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

ID:41183380

大小:2.0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8-18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_第1页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_第2页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_第3页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_第4页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_第5页
资源描述:

《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最新版20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认识小康社会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现代“小康”的提出首次提出: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提出:“中国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1

2、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1990年2000年2050年1980年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中等发达国家小康社会发展的历程贫困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2000年,党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世纪末,实现了总体小康1、总体小康的实现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数字十年:百姓

3、生活变化大.mp4小康社会2、总体小康的成就(1)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意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总体小康有什么样的特点(不足)?201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类别人均GDP低收入国家975美元以下中等偏下收入国家976至3855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56至11905美元高收入国家11906美元以上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排在了全球87名,仍低于世界

4、平均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仍属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上学难问题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大都市的繁华生活都市一角美丽的校园山村孩子的“教室”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还存在差距。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3、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全面小康高水平全面的平衡的200

5、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具有亲和力的国家十七大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4、全面小康的目标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6、4、(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80多万亿元人民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将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材料:目前我国有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尚有18

7、00万人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人口至少1000万,目前尚有1400万城镇下岗人员和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通过20年的努力,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就业,控制基尼系数,使人们达到殷实的小康。思考: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什么?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②社会就业更加充分。③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者占多数,扶贫对象大幅减少。④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世界每亿美元GDP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当量)世界平均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