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

ID:41208998

大小:2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_第1页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_第2页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_第3页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_第4页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弘一大师的改过十训人身难得,是万古一瞬的因缘;佛法难闻,是历劫不遇的际会。错过了,没有人能承担这一份过失。无心者公,无我者明。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克字责己,以弱字御侮。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

2、养。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以情恕人,以理律己。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缓字

3、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

4、险仄,我待之以坦荡。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弘一大师改过十训——当“如拭尘巾”!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日:“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2、慎独 吾

5、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3、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4、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5、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6、不说人过 古

6、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不言僧过,既僧人的过恶和缺点短处不可说,但僧人的见地如果不够,可以在不影响僧人威仪的前提下可委婉的指出,这便是在护持佛法,)  7、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8、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9、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7、。  10、不嗔 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弘一大师曾手书《行事钞》警训赠圆拙法师: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推直于他,引曲向己。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我就总在内心讼他人之短:我这样做多么不容易啊,你还挑三拣四,这里不如意,那里不对劲的,难道你自己就从来没有把事情做坏过吗?这么想着,许多闷气都生起来了,越想越闷——最可怕的是当念头生起的时候,我已经知道错了,还是抑制不住要继续下去。直到对方的境界稍有变化,我才慢慢转变,而思维起来,这也不值得恭喜,

8、因为顺则喜,逆则怒,恰好暴露了自己只能处于顺境、无法对付逆境的软弱。弘一大师教导说要像擦东西的抹布那样,把洁净留给他,灰尘给自己,要从所有的境界中,都看他人的理儿,看自己的疵。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