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

ID:9020337

大小:23.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5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_第1页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_第2页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_第3页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_第4页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忏悔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忏悔篇) 弘一大师遗著 第一门略分化制通局第二门别时化教二忏 南山律在家备览 略编(学者宜先详览卷首之例言及目表然后再阅正文) 忏悔篇 ▲资持云“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事钞云“夫结成罪种、理须忏除、则形清心净。 故萨婆多云、无有一法疾于心者。不可以暂恶、便永弃之。故须忏悔。”   资持释云“初叙忏意、上句明造业。结业成因、必招来果、故如种焉。次句明须忏。以犯从妄起、罪假缘生。妄体本空、缘生无性。

2、了知妄本则犯相何依、识达缘生则罪根叵得。是以忽追所犯、深恨前非。仰对胜缘、尽披肝胆。罪从心起、还逐心亡。既伏现因、不牵后果。犯而不悔、业苦穷。有智识非、义无隐覆故也。则下彰益。 故下二引劝。初引论、不下申劝。彼论问曰、何法重于地、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法疾于风。答曰、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烦恼多于草、心念疾于风。今略引后句。以明昔心造恶、今忽追悔、刹那翻善、不待终日。意令有犯速须求忏。” ▲事钞云“涅槃云。犯四重者、生报即受。 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 若

3、犯四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并名趣向一阐提道。 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未来受。谓忏悔发露、供养三宝、常自呵南。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饥饿。若不修身戒心慧、反上诸法、增长地狱。”   资持释云“初示罪报。 若下二时犯心有二、初约护法说破为不破。善业胜故、犯心轻故。亦欲进彼护法者。故未舍远者谓于佛法犹恋慕故。 若犯下次约坏法说为犯。言多过咎即说佛法中多过失故。一阐提此云无信。 云下三示悔法、初标问。谓下答释、初明忏者现报即受。所谓转重为轻也。横谓非横、罹犹堕也。若

4、下明不忏者生报方受。彼经云。若不观身无常、名不修身。不观戒是善梯磴、名不修戒。不观心躁动制伏、名不修心。不观智慧有力能断、名不修慧。”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忏悔中分为二门┬一略分化制通局             └二别明化教二忏 第一门 略分化制通局 略分化制通局中分为二章┬一明化教                     └二明制教 第一章 明化教 ▲事钞云“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   资持释云“化教具兼两忏、通被二众、如文所叙。又复二忏通大小乘。又所犯罪通悔三世、总牒十业。”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5、上来略分化制通局中第一章明化教竟 第二章 明制教 ▲事钞云“若论律忏、唯局道众。 由犯托受生、污本须净。 还依初受、次第治之。”   资持释云“制中反成五局。言律忏者局小宗也、如文自述局道众也、托受生者局事行也、依初受者局现犯也、次第治者局名体也。上且分对、次释文相。初二句标局。言道众者总收出家五位。 由下释局所以。文叙犯忏皆依本受、受是禀制、于制顺违遂成持犯、则彰律忏与经天别矣。初句示犯起之本、次句明制忏之意。 还下示立忏之法。”见事钞记卷二十八 化制二教、通局互对。今依记文列表如下。 ┌化教─二忏通大小乘─通被二众─具兼两忏─所犯

6、罪通悔三世─总牒十业└制教─局小宗────局道众──局事行──局理犯─────局名体 上来略分化制通局中第二章明制教竟 上来忏悔篇中第一门略分化制通局竟 第二门 别时化教二忏 别明化教二忏中分为二章┬一对显二忏                     └二重广理忏 第一章 对显二忏 ▲事钞云“若据通忏、理事二别。”   资持释云“标云通忏者如上五对、通义可知。” △事钞续云“理据智利。 观彼罪性。 由妄覆心便结妄业、还须识妄本性无生。念念分心、业随迷遣。”   资持释云“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明见真理、罪得伏灭、故云忏也。文中初标根

7、性。且望修事通明利根、若对三观智用浅深自分利钝如后可见。 观下二示观行、初句示所观境。 由下明能观智。上四句明达妄见理、下二句明行成罪灭。分谓分辨、即观照也。此中通示理观、无生之言总下大小三种之理。” △事钞续云“若论事忏属彼愚钝。 由未见理、我倒常行、妄业翳心随境缠附、动必起行行缠三有。为说真观、心昏智迷。 止得严净道场称叹虔仰或因礼拜或假诵持旋绕竭诚心缘胜境。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 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资持释云“次事忏中、初标机宜。 由下二示忏法又二、初叙不堪理观。 止下二正明事忏二、初明事行。 则

8、下明成益、上二句示先业。言轻重者就过为言、五逆谤法用僧物等为重、余则为轻。又凡造罪、具足三时俱起猛心为重、或二时一时为轻。定不定者复简重业、定业极重纵不亡、不定犹轻或容转易。下二句彰益。转报谓易夺不受、对上轻及不定业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