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

ID:41226834

大小:1.41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19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_第1页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_第2页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_第3页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_第4页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的文化》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春秋战国的文化一春秋的文化和科技老子孔子天文历法建筑机械医学春秋的文化和科技老子▲老子与道老子即老聃,相传为楚国人,作过周守藏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传世的老子《道德经》,是由其门人追记老子遗说,到战国时由楚人环渊纂集而成。老子在哲学思想上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叫做“道”,又叫做“大”,以取代商周以来的人格神──天的至上权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因此,“道”成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道”是第一性的,世间的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

2、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六十有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福建泉州老君岩老子像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道德经》中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因素,它揭示出世界的事物包含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美与丑、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有与无、祸与福、强与弱、刚与柔、多与少、实与虚、智与愚等等,都是对立的统一,相反而又相成。他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他还观察到对立面的

3、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肯定事物无不向它的对立面转化。《道德经》(《老子》)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丧父,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去职后,他周游列国。晚年又回到鲁国。孔子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孔子像(唐吴道子画)“仁者爱人”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4、为仁”就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孔子办教育孔子办教育,推广私人讲学,对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有很大贡献。他破除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是学术下移、庶人议政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孔于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的弟子以“循循然善诱人”来赞扬他。《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

5、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三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元《加封孔子制》后人评孔子曲阜孔庙中的孔子塑像清康熙题写的匾额孔子问李老聃图(明代画)◆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士阶层的解放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各国国君争相礼贤下士,稷下是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诸子思想:▲墨子及墨家学说▲庄子及其思想▲孟子和儒家思想▲荀子▲法家和韩非十家分为190家战国思想学派中一家之中不断分化为更小的学派。

6、《汉书艺文志》将十家分为190家。十家九流《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讲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侯外庐主编刘泽华主编杨伯峻译注庄子及其思想道家学派是由老子创始的,战国前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有关尹等,关尹又叫环渊,“学黄老道德之术”,成为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战国中期的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关尹的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宋国蒙(河南商丘附近)人。庄子的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的学说比老子更消极。孟子和儒家思想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

7、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在战国时期,儒家除和其他学派论战外,他们内部的各派间也相互论争。孟氏之儒的代表人物是孟轲。孟轲(公元前371年~前289年),战国时邹(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嫡孙)的门人。孟子的学生整理记载他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学术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著作保存在《荀子》中。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创始人。荀子“重法”,他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