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

ID:4125403

大小:281.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9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_第1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_第2页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探讨任敏(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摘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分为语言本体知识的教学和语言中所含文化因素的教学两部分。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包括静态文化因素和动态文化因素,并指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静态;动态语言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与文化的关系极的,不但可以帮助留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而且还为密切且复杂。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大可以帮助他们形象地学习字义。多通过语言的形式得以显现;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在词义

2、方面,从跨文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接触某化和静态文化因素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词义分为种语言,必然要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理性义和文化义两类。理性义是指词语在语言交际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其直接目的中所表达出来的最基本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主要就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此必然要进行两方特征的反映和概括。文化义是指一个民族的语言所面的学习,一是对作为本体的汉语言知识的学习,特有的、包含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意义。不同语这是进行交际的基础;二是对汉语言中所蕴含的文言的民族之所以能正常交流,正是因为其理性义基化因素的学习,这是交际能够正常准确进行的保本是对等的。因此我们可以把

3、词义分为三类:①只障。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本文所说文化因素有理性义不含文化义,如吃、喝等动词和书、本等名是指汉语言和其他语言相碰撞时所表现出的属于词;②理性义和文化义并存,如红、黑、白等颜色词自己特有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在其他语言中及狗、龙、虎等动物词;③文化义即是理性义,如武不存在或很少存在。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术、太极,八卦等汉语中所特有的词。出发,我们把文化因素分为静态文化因素和动态文基于以上划分标准,我们把《汉语水平词汇与化因素。下面即以此为出发点,分别加以探讨。汉字等级大纲》(简称《大纲》,下同)【lJ中所列8822个词语和英语进行对比考察,发现其中约一、对外汉语

4、教学中的静态文化因素90%的词语属于第一、二类,其理性义基本对等,留学生只要掌握了其理性义,就可以正确理解其词静态文化因素是指凝固在汉字、词语和语法义,但由于其中有些词理性义和文化义并存,在实中,不随使用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际运用中会出现一些偏差f本文在下文“二、对外汉因素,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这种汉语语教学中的动态文化因素”一节中将会提及)。其余所特有的文化因素,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约10%的词语,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属于第三类,“日用而不知”,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则需要特别即文化义即是理性义。我们可以把这一类又细分加以提示说明。为:(一)汉字、词汇教学中的静态

5、文化因素A汉语中所特有的词。这类词其文化义即是汉字教学主要包括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其理性义。如点心、饺子、豆腐、馒头、武术等。这些词中的静态文化因素主要是指汉字的构形理据,即汉为汉语所特有,其他语言中无对应词。它们的理性字形体和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当然,汉字经过几千意义充满了民族特色。对于这类词语,只要讲清其年的发展演变,字形和字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理性意义,在交际过程中就不会产生障碍。至于这还有相当一部分汉字是可以用造字方法进行讲解些词语的文化成因则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收稿日期:2010—1—25作者简介:任敏(1976一),女,河北保定人,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6、讲师,主要研究汉语词汇、对外汉语教学。39语言学研究语文知识2010年第2期因为文化成因并不会影响异文化者正确地理解和个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在汉使用这类词。这类词在《大纲》中所占比重很少,只语言中的反应。其他如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主客体融有二十几个。合、形象思维、意象性、重意合等特点,也在汉语的B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等。该类词和A类语法句式中有一定的表现。词有相近之处,也为汉语所独有,其理性义也较好理解,不同的是,大多成语、惯用语、谚语或俗语后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态文化因素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典故、一个民间传说、或一种生活经验。对于这些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动态文化

7、因素是指在实际汉语运用中,对交际水平,有选择地进行讲解。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说,随着使用语境的C称谓词。称谓词是汉语中比较复杂的一种不同,同一词语或句子会出现不同意义,这种意义现象,在《大纲》中,共出现了以下称谓词:哥哥、弟上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文化差异而出现的。在这一层弟、姐姐、姑姑、嫂子、叔叔、舅舅、婶子、外祖父、姨面,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等。但在留学生的学习和实际运用中,称I,Hllr~远远(一)基于语境的词语的正确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