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PPT课件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

ID:41374170

大小:378.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8-23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_第1页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_第2页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_第3页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_第4页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播学原理传播学入门知识概要传播学原理,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传播与传播学传播的结构与模式传播的功能传播学研究方法信息与符号传播技术的进展大众传媒的现状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受众研究信息流程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传播与传播学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传者与受者的信息分享交流说:有来往的、双向的活动影响/劝服说:传者欲对受者施加影响符号/信息说:符号或信息的流动传播的类型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的热点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媒介人自身人自身+机械化电子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媒介规模少数人特定、较多人不特定、多数空间小中大

2、周期不规则较规则规则角色随时交替有所规定固定反馈灵活有点困难十分困难信息表达不规范较规范规范传播学的诞生传播研究vs.传播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传播学学术渊源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政治与传播卢因:社会心理与传播拉扎斯费尔德:二级传播霍夫兰:心理与传播施拉姆:集大成者《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传播的结构与模式传播的结构结构: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传播三要素传者信息受者传播的模式模式:为清晰说明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传统线性模式拉斯韦尔5w模式香农线性模式:加入噪音控制论模式:加入反馈机制德弗勒模式奥斯古德-施拉

3、姆模式传播单位模式:符号化体社会系统模式:加入外部结构赖利夫妇社会系统模式其它模式48种模式传播的功能二功能说实用性传播娱乐性/消遣性传播四功能说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递社会遗产提供娱乐三功能说授予地位促进社会规范实行麻醉精神--负功能说两个环境现实环境: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虚拟环境: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虚拟环境比重越来越大,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媒介可以歪曲现实环境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默顿自我达成的预言: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展开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拉纳的发展传播学识字

4、率都市化率传播体系近代社会61%以上26%以上媒介过渡社会21-60%11%-25%媒介-口头传统社会20%以下10%以下口头传播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从各个相关学科“借”来的方法定量研究为主要特色方法的重要性格外明显方法实地调查内容分析实验个案研究信息与符号信息事实性:没有事实,信息失去意义传递性: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时效性:效用有一定期限系统性:表现形式有统一的规定指代性:可指代某种环境符号语言传播语言和言语意义非语言传播传播性情境性可信性组合性隐喻性传播技术的进展传播与社会经济发展,使传播物质条件日益完善;媒介信息活动,促进了经济革命利用媒介

5、有效发动,媒介通过革命获得更自由的活动天地媒介启蒙大众,大众使媒介规模不断扩大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带来某种信息,引起某种变革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的任何发展,都是人类五官功能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热媒介vs.低清晰度+高参与度的冷媒介地球村信息在瞬间即可传送到世界每个角落大众传播媒介的现状各种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媒介的外部关系政府受众广告客户其它媒介社区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传播与社会(续)大众传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众传播必然被打上社会阶层、阶级的烙印大众媒介必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大众传播

6、过程职业传播人员收集信息信息通过机械化电子化设备传播受众有选择地接受信息受众进行各自解释受者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卢因的把关人理论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独立性原则:媒介监督的前提多样化原则:必须让公众接触到各种信息法制化原则:调节竞争困境:战争的严酷现实电波媒介的兴起媒介垄断化日趋严重媒介社会责任理论否定绝对自由大众自由与大众媒介自由是有联系且有区别的概念大众媒介必须为大众和社会利益服务政府不再是旁观者知情权与接近权知情权:媒介的知情权公众的知情权接近权反论权:大众可要求媒介提供免费版面、时间进行反驳的权利意见广告:大众付费刊登意见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体制将媒

7、介作为宣传、教育、组织大众的工具,以达到有效控制社会(p.178)受众研究受众的特点众多混杂分散流动隐匿受众的目的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监视环境选择选择性注意结构性因素信息形式:刺激强度、对比度、重复率、新鲜度功能性因素延缓性因素:比较稳定的个人特征即时性因素:接触信息时的心理状态选择性理解受者引申意义选择性记忆决定受众社会特征的因素文化传统民族特征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群体影响受众特征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与其关系较密切的社会群体的特征决定受众个体特征的因素性别年龄个性智力经历兴趣爱好预存立场受众心理特征认知:寻求信息好奇心:乐于接受反常的、新

8、奇的、罕见的信息从众:希望被群体接纳表现:在群体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一种欲望移情:通过信息内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