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ID:41416977

大小:62.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4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_第1页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_第2页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_第3页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方程式wjzzmwssgLv4被浏览46次来口360安全卫士2013-07-163:24满意回答检举2013-07-1623:17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能与水、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品。洗涤剂。萃収剂、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羡氯仿、乙瞇、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化学性质:1.酸性(不

2、能称之为酸,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与碱反应,也可说其不具酸性)乙醇分子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CH3CH2OH—(可逆)CH3CH?0・+H+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金属)反应牛•成对应的醇金属以及氢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f(结论:(1)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但不如水与金属钠反应剧烈。(2)活泼金属(钾、钙、钠、镁、铝)可以将乙醇轻基里的氢収代出來。)2.还原性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2CH3

3、CH2OH+02—2CH3CHO+2H2O(条件是在催化剂Cu或Ag的作用下加热)实际上是乙醇先和氧化铜进行反应,然后氧化铜被还原为单质铜,现象为: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乙醇也可被高镭酸钾氧化,同时高镭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珞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酸性重珞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草绿色,此反应现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醉酒驾车。3.酯化反应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并加热的情况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C2H5OH+CH3COOH—浓H2SO4△(可逆)->CH3CO

4、OCH2CH3+H2O(此为収代反应)“酸”脱“竣基”,“醇”脱“餐基”上的“氢”4.与氢卤酸反应乙醇可以和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绘和水。H+HBr->CH3CH2Br+H-OHC2H5OH+HBr—C2H5B「+H2O或写成CH3CH2OC2H5OH+HX->C2H5X+H2O注意:通常用漠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与乙醇加热进行该反应。故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5.消去反应和脱水反应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1)消去(分子内脱水)制乙烯(170°C浓硫酸)制収时要在烧瓶中加入碎

5、瓷片(或沸石)以免爆沸。C2H5OH->CH2=CH2t+H2O(2)缩合(分子间脱水)制乙醸(130°C-140°C浓硫酸)2C2H5OH—C2H5OC2H5+H2O(此为収代反应)脱氢反应;乙醇的蒸汽在高温下通过脱氢催化剂如铜、银、镰或铜•氧化珞时、则脱氢生成醛称:乙醇;酒精;ethylalcohol;ethanol国标编号32061CAS号64-17-5分子式C2H6O;CH3CH2OH分子量46.07无色液体,有酒香;蒸汽压5.33kPa/19°C;闪点12C;熔点-114.TC;沸点78.3°C;溶解性:与水混

6、溶,可混溶于醴、氫值、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用作溶剂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

7、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報裂和皮炎。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微毒类。急性毒性:LD5o7O6Omg/kg(兔经n);7340mg/kg(兔经皮);LC5o3762Omg/m3,10小吋(大鼠吸入);人吸入4.3mg/Lx5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mg/Lx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刺激性:家兔经眼:50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

8、mg/24小吋,轻度刺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0.2g/(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1〜1.5g/(kg•天),2周,阳性。牛:殖毒性:大鼠腹腔最低中毒浓度(TDLO):7.5g/kg(孕9天),致畸阳性。致癌性: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