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

ID:41450007

大小:18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5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_第1页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_第2页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_第3页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_第4页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篮球运动基本动作单元教学计划学习目标1、通过篮球的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能基本了解开展篮球运动的活动意义。2、学会使用基本方法和规则自行组织活动和比赛,锻炼移动、躲闪、阻拦、投准和配合、协作等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3、体会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从而使他们领悟篮球、领悟体育、领悟文化,为促进终身体育意识观念的形成具有深刻而重要的长远意义。课时达成目标内容与活动1学习篮球基本移动步法,基本掌握变速跑、变向跑、侧身跑;跨步急停、跳步急停。跑、急停2学习篮球基本移动步法,基本掌握侧滑步、前滑步、后滑步、后

2、撤步;单脚起跳、双脚起跳的技术。滑步、跳3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基本掌握移动两步胸前传接球移动双手胸前传接球5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单手肩上投篮6掌握原地高运球、低运球技术原地运球7掌握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运球技术。行进间运球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设计方案井岸镇第一小学严金秀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目的。设计了安全性高、学习氛围浓烈、组织形式新颖多变的篮

3、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去,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二、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小学体育水平二篮球中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小学体育水平二篮球教学的目的主要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制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水平二四年级学生,男、女合班自然班教学,该年段学生素质个别差异明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

4、进心强。但是学习注意力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他们学习的纪律性和的行为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和好胜的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四、教学目标认识目标:通过教学,85%学生能熟记并说出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重点、难点。达成目标:通过练习,85%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胸前传接球技术,根据自身条件来完成动作,提高与同伴合作学练的能力。情感目标:在练习中体验玩与学相融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散想象的习惯和自我突破的优良品质及体验成功感,在学练中深刻体会合作的理念和方法。五、教学重点、难

5、点教学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线路的准确性。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六、教学设计本节课基于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教育理念,主要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创新以及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准备部分:以慢跑和篮球操导入,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基本部分:1、学生通过分组练习摸索,体会传接球的技术。2、教

6、师边讲解边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组练习,自主探索,教师融入当中,引导启发学生。3、组织传接球竞赛激发学生竞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结束部分: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放松操,使学生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七、教学流程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讲解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分组比赛→放松→小结→下课中小学体育教案授课班级:四年级人数:授课教师:授课地点:教学目标认识目标:通过教学,85%学生能熟记并说出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重点、难点。达成目标:通过练习,85%学生能初

7、步掌握原地胸前传接球技术,根据自身条件来完成动作,提高与同伴合作学练的能力。情感目标:在练习中体验玩与学相融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散想象的习惯和自我突破的优良品质及体验成功感,在学练中深刻体会合作的理念和方法。教学内容1、篮球操2、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流程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学生自己分組练习摸索→教师讲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内容→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分组比赛→放松→小结→下课顺序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法运动负荷达成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次数强度准备部分1′一、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检查学生人数、服装4

8、、宣布本节课内容、要求与目标。5、强调注意事项。在老师创设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开心、快乐走进课堂,开始上课。四列横队************************************************▲(图1)1小1、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作风。要求:快、静、齐2、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