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写作的镣铐

挣脱写作的镣铐

ID:41495322

大小:69.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26

挣脱写作的镣铐_第1页
挣脱写作的镣铐_第2页
挣脱写作的镣铐_第3页
挣脱写作的镣铐_第4页
挣脱写作的镣铐_第5页
资源描述:

《挣脱写作的镣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挣脱写作的镣铐摘要:就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而言,阅读最终指向写作,写作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方法。践行“以写促读”新理念的“活动写作”是对传统“应试写作”的颠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言语需求,是当代语文教育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课堂作文无法满足活动写作的需求,有充裕时间做准备的周记成为了这种写作模式的主阵地。关键词:周记;以写促读;应试写作;活动写作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75-02“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写作一直是写作教学的主要方式,而自由写作在教学上难觅踪影。对此,管建刚认为,应试作文隶属于“生存性写作”,而自由作文才是人的“存在性写作”,“生

2、存性写作不是终极日标,它只是人生存的手段”,“写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由的心灵写作”。可喜的是近两年,中学语文教育的前沿理念绘制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蓝图,为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蓬勃生机,铸造了实践平台。其中对我们农村地区影响较大的重大活动是2011-2012学年举行的“河源市紫金县中学生名著阅读活动”,掀起了名著阅读的高潮,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今年,紫金县又举行了以“追踪《小城小议》,你议我也评”为主题的中学生活动写作征文评比活动,为新时期写作观念的更新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结合“以写促读”的最新动态,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体会,谈谈以新闻、时评的阅读为

3、手段,以周记为平台,开展“活动写作”所带来的收获与思考。一、活动写作是解决应试写作弊端的良药长期以来,“堂上作文”占据着写作训练的主体地位,这种训练方法的弊端是母庸置疑的。学牛对作文的审题、构思、酝酿、写作都是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虽然美其名EI“有效地训练了写作速度”,可实际上学生仓促应战,素材准备、思想认识等都远不够充分深入,难以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难以利用作文训练为契机來有效丰富自己的素材、历练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Z寒,这对于以后在考场中真正需要写出好作文的临场发挥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对此,引入“以写促读”的活动写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以写促读

4、”的活动写作模式,即是以“写”为核心目的,在写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冇深度的扩展阅读,使学生从课堂的狭小空间中解放出来,在相对广阔的课外空间中有效提高自我,从而让学生实现在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之后有所收获的目标。它强调以写作命题为核心,引导学牛围绕核心进行专门的深度阅读,获取丰富的相关信息,然后转化为写作成果,促进学生实现“读写结合”、“阅读写作相得益彰”的目标。这种写作模式就是典型的“活动写作”,是一种解决“堂上写作”种种弊端而量身定做的良药。但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堂上写作”又是训练“应试写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毕竟我们的学生谁也无法逃脱应试的游戏规则,我们对它是既恨又爱。江西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

5、认为,应试写作属于“生存性写作”,“生存性写作不是终极目标,它只是人生存的手段”,“写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由的心灵写作”,而自由写作才是人的“存在性写作”。可见,应试写作是低级阶段的产物,自由写作级别更高,是人更高写作能力的体现。耍想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耍多进行联系教学实际,紧贴时代内容的写作活动。中学生普遍都有怕写的心理,要想克服这种心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还是要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中学生喜欢发表见解,乐于与人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倾听与肯定,同时又热衷网络、轉客、论坛等媒介。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利用课堂、课余的空间,给学生引入最近的热点新闻、精彩时

6、评,启发学牛去关注现实,激发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然后以周记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一个发表见解、碰撞思想的平台,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分析、概括社会现象的过程屮,进一步深化对片面和全面、局部和整体、现象和本质、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的认识,逐步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逐步走向成熟。二、活动写作开展的策略1、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选取热点新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从早忙到晚,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留意社会新闻,因此让他们去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焦点新闻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每天去留意社会热点,不断选择适合学生思想实际、教学要求的热点新闻给学牛关注。所谓的热点新闻,就是指能引起社会公众

7、重点关注,在报刊网络连续报道、评论的重大事件。我每天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都不忘抽出一些时间浏览报刊网络,当碰到适合学生阅读探讨的热点新闻,就马上笔录或下载,然后在晚修课提供给学生阅读。比如有一段时间网络持续讨论“老人路上摔倒,旁人该不该上去救助”的话题,我就选取了一段新闻给学生阅读:“八句老太节假日随家人到广州宝墨园游玩赏景,在水边廊道摔成十级伤残。老太现场指认前来搀扶的男子曾某将其撞倒,但对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