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

ID:38266297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7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_第1页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_第2页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_第3页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_第4页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要“挣脱镣铐起舞”对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机制,我们都有很大怨言,如何改变现状,也是见仁见智。近年来,教育部门不遗余力地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也收到了一些实效。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新课程改革面临着“穿新鞋、走老路,戴着镣铐起舞”的尴尬。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

2、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那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一般说来,素质通常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指人天生就从父母那里遗传和继承下来的基因和品质,有着相对稳定和不易改变性,即“天赋”;其二,是指受后天影响,通过自身长期内化,养成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品质,即后天努力所成。换句话说,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发展总

3、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各种品质构成的整体结构。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能否发展的条件。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盲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画家;但假如一个人的美术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画家。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为了“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进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期,五四时代的志士仁人就发出了“素质教育”的呼声。鲁迅认为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

4、“解放”:要培养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蒋梦麟认为,教育的产出是造就“活泼的个人”、“能改良社会的个人”、“能生产的个人”。陶行知则痛斥“杀人的会考”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然而,时至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已然实施了新课程的今天,有些学校却依然停留在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

5、、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之中,学生还浸泡在无边无涯的题海之中,依然在大量炮制着当代的“囊萤映雪”、“三更灯火五更鸡”的“高考状元”、“落第秀才”的悲喜故事。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的素质教育被重重的“镣铐”束缚住了,不能得到真正彻底地贯彻落实。这些“镣铐”包括:①、传统的招生考试制度。目前我国学生在初中以后,必须面对定额筛选制度的压力,考高中、考大学,一系列的“应试竞争”不断加强。②、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起作用,分数仍是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标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不被社会认可;同时,新课程改革

6、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量化标准,操作困难,客观上又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设置了障碍。③、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而且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而自上而下的“重点学校”,作为教育的业绩和脸面,得到投资、师资、生源等各方面的政策倾斜,占用了大部分的教育经费,这种做法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制造了一大片“差校”、“弱校”,严重有违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公正和机会均等。④、弥漫于社会和人们心中的教育功利思想。所谓:“孩子必须上重点小学,上不了重点小学就上不了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上不了北

7、大、清华,上不了北大、清华就上不了哈佛、剑桥,上不了哈佛、剑桥,这辈子就完了。”或换种粗俗的讲法:上了北大、清华、哈佛、剑桥,就车子、房子、票子全都有啦!这也正如科考所追求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如果不能认真反思这种浓烈到近于疯狂的功利思想,任何一种技术手段的教育改革,终究免不了橘逾淮为枳的命运。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遵循每个孩子的天性,任由他们朝自己梦想的方向发展,并教给他们先做好人再做好事,教给他们达到梦想和做好人所需要的素质。对于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的来说,做一个好家庭主妇与考上好大学之间,

8、并没有胜负之分。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从我国实际出发,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通过新课程改革,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素质教育不是技能教育,也不是学历教育、证书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