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登江的毕业设计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

ID:41574584

大小:54.3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8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_第1页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_第2页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_第3页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_第4页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登江的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审核表(2008-2009学年第2学期)学院:农学院指导教师姓名曹国瑙职称教授课题名称玉米与花生共牛•期的营养管理技术研究课题类型课题來源说明:玉米间作花生的高产高效机理研究论文设计科研生产/社会实际实验室建设其它V适用专业农科类学生班级2006级农学指导学生人数3完成课题时间2009年4月2H—2009年12月10H毕业实习地点贵大农场毕业设计(论文)地点贵大农场1.课题基本内容及要求(1)共生期间玉米株型控制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共生期,分别釆用去底叶(5片)、去雄和常规管理三种处理方法调控玉米株型。(2)共牛期间玉米追肥量研究在

2、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共生期,给玉米分别追施纯氮75kg/hm150kg/hm225kg/hm2的追肥,观测对玉米产质量的影响。(3)共牛期间花牛追肥量研究在土米花生间作系统的共生期,给土米分别追施纯氮30kg/hni60kg/hm90kg/hm2的追肥,观测对花生产质量的影响。2.题目特点(表现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上、表现在结合省情方面、表现在采用先进技术方面、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上)题目符合农学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省情、采用先进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能力。3.此题H往届是否做过?若已做过,写明做过几次,本届有何新的耍求?此题是今年的新

3、选题目,往届学生•没有做过相同的研究内容。通过玉米花生间作系统共生•期玉米株型的控制、玉米追肥量和花生追肥量的调节,探讨玉米花牛共牛•期的营养管理技术。4.题H的难易程度、工作量(论文字数或说明书字数、图纸数量),以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何耍求等完成木项试验研究难度较人,工作最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要运用作物栽培、[□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5.完成本题冃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如何解决?(含上机时数)所需的试验材料和实验条件能够满足该题目研究的需要,本实验涉及仪器与设备,实验室均具备,实验能匸常进行。6.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U7.学

4、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年月口8.校审杏意见*注:若题日來源于教师的科研项日,请在“说明”处填写科研项日名称;若來源于生产/社会实际,请写明题日來源单位;若为实验室建设,写明为哪个实验室,哪项技术改造或实验项目开发。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信息学号060901110072学院农7院班级姓名石登江专业农72006教师信息姓名曹国瑙职称教授学历博士需发2009年3月25日论文(设计)玉米与花生共生期的营养管理技术题H研究先文(设计)起止旳2009年4月7H——2010年5月13H301日]周数1主要内容:(1)共生期

5、间玉米株型控制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共处期,分别采用去底叶(5片)、去顶(果穗以上)和常规管理三种处理方法调控玉米株型。(2)共生期间玉米追肥量研究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共生期,给玉米分别追施纯氮75kg/hm150kg/hm225kg/hm2的追肥,观测对玉米产质量的影响。(3)共住期间花牛追肥量研究在玉米花半间作系统的共生期,给玉米分别追施纯氮30kg/hm60kg/hm90kg/hm2的追月巴,观测对花生产质量的影响。2主要要求:把握玉米和花生栽培技术,以及其每个过程作用机理。为玉米和花生共生期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提供更可靠的理论基础。因此开展玉米和花牛共

6、牛期管理技术的研究,从而探讨作物的增产增效机理。进行相关农艺性状数据分析,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并提供一些能够满足生产生产技术。3预期目标:通过试验研究,完成毕业论文,并掌握玉米和花生间作系统共生期间的营养管理技术,了解玉米花生间作的增产增效机理。4计划进程:(1)2008年9月上旬-2009年3月上旬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2)2009年3月中旬,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3)2009年5月上旬进行玉米移栽。(4)2009年5月至2009年9月人山管理。在作物不同生育期测定其农艺性状指标跟踪进行除草、施肥。(室内与室外同步)(5)2009年9月〜10月对作物进行适时采

7、收测产并计算其经济效益。(6)2009年10月〜11月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7)2009年11月至2009年12月,通过整理分析形成写作思路;(8)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初稿撰写并修改,最后定稿。(9)答辩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按要求参加毕业论文答辩。5主要参考文献:最近几年相关的毕业论文、专业杂志、农业生态学、耕作学、遗传学、育种学、生物统计学、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等。⑴焦念元,陈明灿,宁堂原,李增嘉;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11782〜11783⑵李伟锋何延成张保亮宋万友

8、;花生与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