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

ID:41645607

大小:58.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_第1页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_第2页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_第3页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_第4页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黑曲霉淀粉酶酶学性质探究摘要:本实验对黑曲霉JLSP-15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其热稳定性较差;最适内稳定性较好。Ca2+对淀粉pH为pH6.0,在pH4.0-8.0范围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Fe3+和Cu2+对其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关键词:淀粉酶黑曲霉酶学性质淀粉酶是生物工艺学中最早实现工业生产的酶制剂品种,用途广,产量大。淀粉酶根据作用的方式可分为a-淀粉酶(EC3.2.1.1)与B-淀粉酶(EC3.2.1.2)[1]。a-淀粉酶是淀粉酶的一种,其作用于淀粉时,可从分子内部切开a-1,4键

2、而生成糊精和还原糖。a-淀粉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发酵,纺织,造纸业,制药业和化学药品工业等工业,此外还扩展到临床,医学,分析化学等其他领域。国内早期开发a-淀粉酶主要来源来自细菌,其安全性与酶学特性限制其在食品工作中的应用。黑曲霉是美国FDA公布的40多种安全微生物菌种之一,可以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本研究以实验室分离的黑曲霉JLSP-15为菌种,采用固体发酵(SSF)获得黑曲霉淀粉酶,系统研究了其酶学性质。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及固体发酵黑曲霉几SP-15为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固

3、体发酵培养基:新鲜魏皮9.5g,(NH4)2S040.3g,KH2P040.05g,(NH4)2S040.15g,加入到250ml三角瓶中,再加入蒸饱水10.0ml,121°C灭菌。固体发酵条件:向灭菌后的固体发酵培养接入lml黑曲霉几SP-15菌种,30£恒温培养6011。1.2淀粉酶酶活测定方法在培养后的三角瓶中按l:20ml加入0.9%生理盐水,常温静置6h,然后过滤,滤液即为粗酶液。淀粉酶活性测定采用DNS法[2,3]。淀粉酶活力单位(U)定义为:在最适反应条件下,以每lmin生成1Umol还原糖(以D-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作为

4、一个酶活力单位。蛋白质浓度的测定采用Bradford法[4],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蛋白。1.3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热稳定性测定淀粉酶在30°C-80°C下的活性,以确定其最适温度。淀粉酶在30-80°C下分别保温5min,然后冰浴5min,在最适条件下测定酶活,以未经热处理的淀粉酶在最适条件下的酶活为对照,计算残余酶活,并计算其Tm值。1.4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及其pH稳定性淀粉底物分别用pH3.0-8.0的缓冲液配制,测定淀粉酶活性,确定其最适pH。将淀粉酶液pH分别调为pH3.0-8.0,在25T条件下保温lh,然

5、后在最适条件下(6(TC、pH6.0)测定酶活,计算酶的存活率。1.5金属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向淀粉酶中添加Ca2+、Mn2+、Fe3+、K+、Cu2+,各种金属离子的终浓度均为5.Ommol/L,在25°C下处理lh,淀粉酶残余酶活。2、结果与分析2.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热稳定性在30-80°C条件下,pH6.0条件下测定黑曲霉淀粉酶酶活,结果如图lo结果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是6(TC,在45-65°C的范围内都保持70%以上的相对酶活力。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淀粉酶在低于55£下较稳定,Tm为60.2°Co在高于6(TC

6、条件下,淀粉酶活性稳定性迅速下降,8(TC处理4min后,其残余酶活为1.0%o2.2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及其pH稳定性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活性发生明显变化,在pH6.0时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值。黑曲霉淀粉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低,在pH3.0和pH9.0条件下,淀粉酶相对酶活分别为最适pH的1.05%和59.5%opH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在pH4.0〜8.0范围内较稳定,251,处理lh后其残余酶活均在80%以上。2.3金属离子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2种常见金属离子对米曲霉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各异。52+对酶的激活作用显著,

7、经lh处理活性是对照组的125.6%oFe3+和Cu2+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lh处理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8.7%和31.2%0Mn2+对黑曲霉淀粉酶活性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经lh处理活性是对照组的65.6%o3、结语黑曲霉JLSP-15为本实验室从杭州植物园土样中分离并鉴定的淀粉酶高产菌株。该米曲霉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C,最适pH为6.0,适合在较宽的碱条件下发挥作用。Ca2+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Fe3+和Cu2+对其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系统研究该淀粉酶的相关酶学性质,可为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l]Elar

8、biMB,KhemiriH,JridiT,etal.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amylasefromsafflower(Carthamustinetorius)germin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