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ID:20366336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_第1页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_第2页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_第3页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_第4页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小麦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Enzymaticpropertiesofamylasesfromwheat摘要:在小麦种子中提取淀粉酶,研究相关酶学性质,了解温度、PH值以及激活剂和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且对酶的活力进行测定。不同的温度、PH条件下和加激活剂或抑制剂情况下淀粉酶将淀粉水解的程度不同,产物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由此可知道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也可知道激活剂能使酶的性增加,抑制剂能使酶的活性降低。对酶的活力进行测定时,是测定产物麦芽糖的量,来表示酶的活力。麦

2、芽糖能将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5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颜色深浅与麦芽糖浓度成正比,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吸光值,从而得到产物麦芽糖的量,来表示酶的活力[1]。关键词:小麦种子;淀粉酶;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酶的活力;分光光度计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信息时代,各种生物学领域研究层出不穷,对酶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对酶的研究已转入了后期,各种酶的生化性质也相继被研究出,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由氨基酸通过肽链连接而成,只有在适当的温度、pH和

3、离子强度下才具有生物活性,有些酶还需要辅酶或者辅因子[2]。通过此次实验研究,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淀粉酶的认识和学习,同时培养我们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学会科学的实验组合,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为以后研究其他种类的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也为我们以后更多的设计型实验作好铺垫。目的:通过此次实验研究让我们进一步的加深对淀粉酶的学习和认识。同时,培养我们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学会科学的实验组合,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为研究其他种类的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也为设计性实验做好铺垫。意义: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变化都是由

4、酶驱动的,酶有两种功能:其一,催化各种生化反应,是生物催化剂;其二,调节和控制代谢的速度、方向和途径,是新陈代谢的调节元件。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激活或抑制以改变细胞内已有酶分子的催化活性;另一种是通过影响酶分子的合成和降解,以改变酶分子的含量。这种酶水平的调节机制是代谢的最关键的调节[4]。现代酶学正向着两个方向发展:酶的分子生物学和酶工程学,它们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包括医药,食品,化学工业,诊断分析和生物传感器,涉及的品种不少,如淀粉酶,其市场需求生产规模和产值均很

5、乐观,并已产生巨大经济效益[5]。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小麦(Triticumaestivum)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化教研室提供1.2方法1.2.1标准曲线的制作1.2.2粗酶的提取称取2克萌发的小麦种子研磨成匀浆,倒入25ml具塞刻度的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处,混匀后在室温下静置,每隔数分钟震荡一次,放置20分钟后,开始离心(4000r/min)10分钟,取上清液备用。1.2.3定性法分析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准备8支试管分别编号A、a、B、b、C、c、D、d,第一步分别在A、B、C、D管中加入PH

6、=5.6的缓冲液柠檬酸1ml;第二步分别在A、B、C、D管中加入0.3%的NaCl溶液1ml;第三步分别在A、B、C、D管中加入0.1%的淀粉溶液2.5ml;第四步分别在a、b、c、d管中加入淀粉酶提取液1ml;第五步分别把A、a管放在4℃冷冻箱中,把B、b管放在室温下,把C、c管放在40℃水浴中,把D、d管放在沸水浴中,10min钟后把A管中的溶液倒入a管,把B管中的溶液倒入b管,把C管中的溶液倒入c管,把D管中的溶液倒入d管,再把a管放在4℃冷冻箱中,把b管放在室温下,把c管放在40℃水浴中,把d管放在

7、沸水浴中,进行酶促反应10min;最后在a、b、c、d管中加入碘液各一滴,并观察颜色变化情况。1.2.4定性法分析PH值对酶活性影响准备三支试管分别编号Ⅰ、Ⅱ、Ⅲ,第一步在Ⅰ、Ⅱ、Ⅲ管中分别加入PH=3.0、PH=5.6、PH=9.6的缓冲液柠檬酸2ml;第二步分别在Ⅰ、Ⅱ、Ⅲ管中加入0.3%的NaCl溶液1ml;第三步分别在Ⅰ、Ⅱ、Ⅲ管中加入0.1%的淀粉溶液2.5ml;第四步分别在Ⅰ、Ⅱ、Ⅲ管中加入淀粉酶提取液1ml;最后各管混匀,放在40℃水浴中进行酶促反应10min,各加入碘液1滴,并观察颜色变化情

8、况。1.2.5定性法分析激活剂或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准备三支试管分别编号Ⅰ、Ⅱ、Ⅲ,第一步在Ⅰ、Ⅱ、Ⅲ管中分别加入PH=5.6的缓冲液柠檬酸2ml;第二步在Ⅰ管中加入0.3%的NaCl溶液1ml,在Ⅱ管中加入0.3%的CuSO4溶液1ml,在Ⅲ管中加入蒸馏水1ml;第三步分别在Ⅰ、Ⅱ、Ⅲ管中加入0.1%的淀粉溶液2.5ml;第四步分别在Ⅰ、Ⅱ、Ⅲ管中加入淀粉酶提取液1ml;最后各管混匀,放在40℃水浴中进行酶促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