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

ID:41838401

大小:5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03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_第1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_第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_第3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_第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3)练习:第4课时 第1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 第1节一、选择题1.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2户养的是山羊,这些羊是(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C.两个种群D.八个种群[答案] C[解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绵羊和山羊分属两个不同种,这里虽有八群羊,但只包含两个种。2.在分析种群年龄组成特点时,可将种群分为幼年(甲)、成年(乙)、老年(丙)三个年龄层,比较这三个年龄层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该种群未来的成长情形。下列哪一选项最可能是濒危物种的种群(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

2、[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现分析如下:3.下列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B.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必定减小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其他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差别较大D.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答案] C[解析] 根据出生率的定义可知,该年出生率=1862/100000×100%=1.862%;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出生率可能也会增大,则种群密度未必减小;影响种群出生率和

3、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影响种群出生率的因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除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人口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人口的出生率;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迁出率急剧增大。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块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

4、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 用样方法进行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样方大小相等,一般取1m2,以所有样方内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5.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记兔12只,则该种群的数量为(  )A.46  B.25  C.12 D.96[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

5、时期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的一种方法。设该地段全部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数为M,再捕个体数为n,再捕个体中标记数为m,则N∶M=n∶m,即N=。根据公式得:N==≈96。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答案] B[解析]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作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类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6、,不属于空间特征。二、非选择题7.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年龄结构组成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捕捞后此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3)农业生产上,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答案] (1)A (2)A (3)C[解析] (1)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世纪70年代初期幼年个体多,所以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7、。(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该鱼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农业生产上,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使该害虫的出生率降低,幼年个体减少,结果使该害虫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8.在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探究活动中,有以下实践活动Ⅰ、Ⅱ,阅读后请回答相关问题。Ⅰ.(1)若一块农田长100m,宽30m,在对该地块的蒲公英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取10个样方,那么,从长的一边计起,第二个样方的中心应在地长的________m,地宽的________m处。(2)假设我们所调查的一块地里的蒲公英的分布比较均匀,10个小组各自统计的一个样方的结果如下表:组别12345678

8、910株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