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

ID:41863669

大小:359.06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03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_第1页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_第2页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_第3页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_第4页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标点断句练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标点练习指导给文言文加标点也称为断句或句读传统的古文是不加标点的,要读书,首先就要识字,断句。因此,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韩愈《师说》中就说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断句不同,文意也就不同。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首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

2、定的条件。断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张中丞传>后叙》中,“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先用全称,以下“远虽材若不及巡者”“远之不畏死亦明矣”就不再提姓了。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

3、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

4、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5、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再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

6、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再如: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1.将

7、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04年北京卷考题断句: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亡,走失)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将,动词,带领)③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了解实词“亡”“将”的词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