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

ID:41899321

大小:4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_第3页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_第4页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11《命题及其关系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日期课题S11-1.1命题及其关系(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型教学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并能在判断、论证中正确运用.在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中增强逻辑思维活动,为用等价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教学重点: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备课札记一、创设情境[来源:学§科§网]当某一天你和你的妈妈在街上遇到老师的时候,你向老师介绍你的妈妈说:“这是我的妈妈”.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你的妈妈还会不会

2、补充说:“你是她的孩子”呢?不会了!为什么呢?因为前面你所介绍的她是你的妈妈就足于保证你是她的孩子.那么,这在数学中是一层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意义的课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二、活动尝试问题1:前面讨论了“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真假判断,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1)若x=y,则x2=y2[来源:学&科&网](2)若ab=0,则a=0(3)若x2>1,则x>1(4)若x=1或x=2,则x2-3x+2=0推断符号“”的含义“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以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

3、,记作pq,或者qp;如果由p推不出q,命题为假,记作pq.简单地说,“若p则q”为真,记作pq(或qp);“若p则q”为假,记作pq(或qp).[来源:Z+xx+k.Com]三、师生探究命题(1)、(4)为真,是由p经过推理可以得出q,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此时可记作“pq”,命题(2)、(3)为假,是由p经过推理得不出q,即如果p成立,推不出q成立,此时可记作“pq.”说明:“pq”表示“若p则q”为真,可以解释为:如果具备了条件p,就是以保证q成立,即表示“p蕴含q”。四、数学理论[来源:学科网]1.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一般

4、地,如果已知pq,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已知pq,且qp,那么就说: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记充要条件;如果已知pq,那么就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回答上述命题(1)(2)(3)(4)中的条件关系.命题(1)中因x=yx2=y2,所以“x=y”是“x2=y2”的充分条件,“x2=y2”是“x=y”的必要条件;x2=y2x=y,所以“x2=y2”不是“x=y”的充分条件,“x=y”不是“x2=y2”的必要条件;命题(2)中因a=0ab=0,,所以“a=0”是“ab=0”的充分条件.“ab=0”是“a=0

5、”的必要条件.ab=0a=0,所以“ab=0”不是“a=0”的充分条件,“a=0”不是“ab=02”的必要条件;命题(3)中,因“x>1x2>1”,所以“x>1”是x2>1的充分条件,“x2>1”是“x>1”的必要条件.x2>1x>1,所以“x2>1”不是“x>1”的充分条件,“x>1”不是“x2>1”的必要条件.命题4)中,因x=1或x=2x2-3x+2=0,所以“x=1或x=2”是“x2-3x+2=0”的充要分条件.由上述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过程,可确定命题按条件和结论的充分性、必要性可分为四类:(1)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q,而qp.(

6、2)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q,而qp.(3)既充分又必要条件,即pq,又有qp.(4)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即pq,又有qp.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1)直接利用定义判断:即“若pq成立,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条件与结论是相对的)(2)利用等价命题关系判断:“pq”的等价命题是“qp”。即“若┐q┐p成立,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五、巩固运用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1)p:x-1=0;q:(x-1)(x+2)=0.(2)p:两条直线平行;q:内错角相等.(3)p:a>b;

7、q:a2>b2(4)p: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q:四边形是正四边形.分析:可根据“若p则q”与“若q则p”的真假进行判断.解:⑴由pq,即x-1=0(x-1)(x+2)=0,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⑵由pq,即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p的充要条件;⑶由pq,即a>ba2>b2,知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qp,即a2>b2a>b,知q不是p的充分条件,p不是q的必要条件.综述:p是q的既不充分条件又不必要条件。⑷由qp,即四边形是正四边形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知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由pq

8、,即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边形是正四边形,知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综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