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

ID:41949668

大小:175.6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4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_第1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_第2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_第3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_第4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跟踪突破25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屮;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战,歌以咏憑。1.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卞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牛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而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人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3.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彖?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

2、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人的诗人形象。4.简要赏析“H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tIMZ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屮国、建功立业的远人抱负。二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H牛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2.请描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

3、一•帆悬”在你脑海中的画血。(不超过40字)潮水涌涨起来,两岸距离更显宽阔,风止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Z上。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口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岀、

4、口年未尽新春已到的曲面屮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了“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然理趣。三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儿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A.具有曲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B.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住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C.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儿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D.给人丰富的主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牛活习性。2.对这首诗理解错谋的一项是(C)A.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

6、,动态地表达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C.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犬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3.“儿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争”字和“啄”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4.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Z情。四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7、在天涯。1.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C)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衬托了游子的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3.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口杨花落尽了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

8、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肓到夜郎西”一句屮,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为关切。示例二:奇特的想彖,把无知无情的明刀,想彖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六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幽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枚雨时。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用诗写的I叫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冋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的思

9、念之情。B.一、二句诗人将白己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俊,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