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

ID:41949863

大小:54.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_第1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_第2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_第3页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_第4页
资源描述: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跟踪突破24概括、探究和感悟一、阅读下而两个语段,回答问题。(一)元丰六年卜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特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力?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二)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來,水波不兴。举酒属①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②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_苇2所如,凌万顷Z茫然。浩浩乎如冯③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吐独立,羽化即ij登仙。(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2、)【注】①属(zhti):这里指劝人饮酒。②斗牛:星宿名,斗宿和牛宿。③冯(ping):通“凭”,乘。④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E升,像长了翅膀一样。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解衣欲睡欲:想■B.盖竹柏影也盖:原來是C.清风徐來徐:慢慢■D.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冇口J以交谈取乐的人,(我)于是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3.两语段部有描写月下景色的心了,如语段(一)屮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屮藻、特交横,盖竹柏影也”,语段(二)中是“口露横江,水光接天”。4.伤〈认为语段(一)(二)小

3、的画线句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不同?示例:语段(一)以议论的笔法,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牛哲理,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语段(二)以景抒情,融情于景,写刀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之屮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二、阅读下而两个语段,回答问题。(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徳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倫,往来无ATo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厶•:何陋之有?(《陋室铭》)(二)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尿西南夷,土风僻陋,举冃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

4、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节选口《IH唐帖•刘禹锡传》)1.下面各组句了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有仙则名B.斯是陋室■C.可以调素琴名之者谁(《醉翁亭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素湍绿潭(《三峡》)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云:何陋Z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语段(一)中“南阳诸葛庐,西细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类比手法

5、。用古代名贤Z室类比,表明自己的陋室不陋,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语段(一)(二)中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怀表现在哪里。语段(一)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的情怀;语段(二)屮表现刘禹锡安贫乐道惜怀的事件有:被贬后虽处民风粗陋之地,但仍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的形式來陶冶性情,并参与当地民众的活动,为他们写了许多新的文辞。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处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6、,止銅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儿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啰啰聲聲③,声在橐屮。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口:“界战!是鼠Z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冇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Z,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若有告余者FI:“……不一于

7、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虽④:此不一Z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释】①拊(fu):拍。②橐(tu6):袋子。③醪醪(jido)贅(do)贅: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S(chai):蝎子一类的毒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3)以声致人(招引)(4)役力物而君之(统治)■2.翻译下面的语句。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因此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