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ID:41986764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5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_第1页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_第2页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_第3页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_第4页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中学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以及各种教育新媒体、新技术、新模式、新形态的不断涌现,使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革命性变化。这里最有影响的技术趋势之一,就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网络化教学的出现。它对现代教育观念产生的重大影响已无法忽视,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通过教师、课本、图书馆借阅、实验操作等有限的途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自测自学。1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网络课程开发建构主义教

2、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情境体验、学习是一种协作过程、学习是一个会话过程、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过程。在网络教育的新形势下,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设计和幵发有自身特色的网络课程显得非常重要。网络课程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创设教学情景、意义建构、交互性。教学耍积极创设“以真表情,以趣,疑入境,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景。问题情景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熟知教材知识体系,特别是耍熟知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特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使设置的问题既包含了学生熟知的

3、某些现象、概念、知识和技能,又不能使学生单凭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简单的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欲罢不能、欲行不能”的“愤烘”心理状态。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82个演示实验即为中学化学网络课程中的实验情景要索:镁带燃烧发出的耀眼白光,转眼间白色金属变成银白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市绿色变成了黑色;酸碱盐相互间的变沉淀反应等等。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经过老师的开发和完善,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情景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不断“同化”与“

4、顺应”O在同化与顺应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实现意义建构。我们设计的中学化学网络课程是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网络表现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來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2中学化学网络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化学作为中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既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更是一门创新性课程。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开拓了全新的领域,使化学教学改

5、革有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为使屮学化学的教学拥有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条件。因此,探讨中学化学网络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课前任务。在遵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前提下,结合中学化学学科特点,我设计了中学化学网络课程的结构(如图1所示)网络课程的登录系统主要提供学生、教师以及其他用户一个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的功能,其主要意义在于通过登录可以记录教师浏览编辑网络课程的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讨论情况以及考试情况等。2.1研究性学习模块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中学化学网络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要求教师精心创设

6、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索和谐统一的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和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规律,掌握基木的科学方法,提高能力。研究性学习模块主要由课题学习系统和教学反馈系统组成。2.1.1课题学习系统课题学习系统主要由留言板、课题库、案例库、协作室、答疑室和讨论室组成。2.1.1.1留言板留言板类似于学生与教师共同拥有的一块黑板,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毕Z后,或是学生在学习某一个单元知识Z后,重新获得了知识,有了口己的新的见解和看法,或者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弄清楚,这时都可以将自

7、己想要发表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写在上面,其他的人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并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回答,回答的内容发表在上面,这其实是向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实吋的讨论环境,大家可以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共同解决了问题,共享大家的智慧。2.1.1.2课题库和案例库课题库和案例库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式学习环境。课题是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调研精选的,不同类型的学生配备不同的课题。案例是围绕课题通过调研编辑的。通过案例分析,有助于学丰完成课题,•套案例对应一个课题。学生可以根据口己的能力选择案例,以不同的方法、途径解决课题。同时要为学生在

8、有分析障碍时提供和应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对于讨论频率高的案例,系统将口动记录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以便于老师集中力量指导难点,并收集各种分析途径,经过整理后制作出案例分析网络课件。此外,老师分析了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后,可以通过留言板及吋向学生公布,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